五、圆周点阵孔群的加工
圆周点阵孔群如图4-7所示。在上节中,曾经用A类宏程序解决过类似问题,这里采用B类宏程序方法来解决。宏程序中需要的数据,均在主程序调用时赋值。其框图如图4-8所示。其调用指令为:
G65 P9207 Rr Aa Nn
宏程序主体中将用到下列变量:
#100:已加工孔的数量;
#101:加工孔的X坐标值;
#102:加工孔的Y坐标值;
#103:加工孔的R值;
#104:加工孔的Z值;
#105:F值;
#18:半径R;
#1:第一个孔的起始角A;
#11:孔数N;
#30:基准点(圆周中心)X坐标值(X0);
#31:基准点Y坐标值(Y0);
#32:正在加工第i孔的孔号;
#33:第i孔的角度。
用户宏程序本体如下(绝对方式下):
O9207
#30=#101; 基准点存储
#31=#102;
#32=#100;
WHILE[#32 LE ABS[#11]] DO 1; 孔数循环
#33=#1+360*[#32-1]/[#11];
#101=#30+#18*COS[#33]; 计算孔坐标值
#102=#31+#18*SIN[#33];
G98 G81 X#101 Y#102 R#103 Z#104 F#105; 指令机床在X、Y处钻孔
#32=#32+1; 计算器计数
#100=#100+1; 孔数加1
END 1;
#101=#30;
#102=#31;
M99;
A-起始角 R-半径 N-孔数
图4-7 圆周点阵孔群
图4-8 直线上的孔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