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编程的基本原理
自动编程是通过数控自动程序编制系统实现的。自动编程系统(见图7-1)由硬件及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由计算机、绘图机、打印机、穿孔机及其他一些外围设备组成;软件即计算机编程系统,又称编译软件。
自动编程的工作过程如图7-2所示。
图7-1 数控自动编程系统的组成
图7-2 自动编程的工作过程
1.准备原始数据
自动编程系统不会简单自动地编制出完美的数控程序。首先,人们必须给计算机输入必要的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描述了被加工零件的所有信息,包括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几何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刀具运动轨迹和工艺参数等等。原始数据的表现形式随着自动编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它可以是用数控语言编写的零件源程序,也可以是零件的图形信息,还可以是操作者发出的指令声音等等。这些原始数据是由人工准备的,当然它比直接编制数控程序要简单、方便得多。
2.输入、翻译
原始数据以某种方式输入计算机后,计算机并不能立即识别和处理,必须通过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编程系统软件,将它翻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形式。由于它具有翻译功能,故又称编译软件。计算机编程系统品种繁多,原始数据的输入方式不同,程编系统就不一样,即使是同种输入方式,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程编系统。
3.数学处理
这部分主要是根据已经翻译的原始数据计算出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编译和计算合称为前置处理。
4.后置处理
后置处理就是编程系统将前置处理的结果处理成具体的数控机床所需要的输入信息,即形成了零件加工的数控程序。
5.信息的输出
将后置处理得到的程序信息,输入穿孔机,就能制成穿孔纸带,用于数控机床的输入;也可利用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的通讯接口,直接把程序信息输入数控机床,控制数控机床的加工,或边输入边加工;还可利用打印机打印输出制成程序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