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创新”教育在日本

“社会创新”教育在日本

时间:2023-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09年年底,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共培养23名硕士毕业生。
“社会创新”教育在日本_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掠影_中国第三部门研究

“社会创新”教育在日本——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掠影

俞祖成(1)

一、日本“社会创新”教育的兴起背景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世界各地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深度反思。与之相呼应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公共治理层面也展开了新一轮的探索,试图以此继续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日本也不例外。在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影响下,日本在老人与残障人福利、女性关爱、青少年教育、环境保护、街头流浪汉救助、社区再开发以及农业发展等领域均面临巨大挑战。为此,企业的社会责任、非营利部门以及官民协动陆续成为日本应对上述社会难题的选择性手段。然而,由于这些选择性手段仍存在诸多局限,导致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仍无法得到有效回应。

在此社会背景下,受欧美国家的影响与启发,大约在2000年前后,“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等新概念就已开始进入日本社会。2000年,“Soft化经济中心”率先成立“社会企业家研究会”;2000~2004年,“日本青年会议所”发起一系列以培育和支援社会企业家为宗旨的活动;2005年,NPO法人“社会创新·日本”(SIJ)成立并开始致力于构建“社会企业家网络”(谷本宽治,2006:217—218);2010年,在日本内阁府、经济产业省以及文部科学省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日本企业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发起的以“发掘、培育和支援时代所需的社会创新家”为组织使命的“社会创新家公志园”正式诞生(俞祖成,2012:76—79)。在上述组织的努力下,社会创新活动在日本得以陆续展开,社会企业家也不断涌现。然而,正如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今里滋(2)主任所指出的,“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培育社会企业家的文化基础仍相当薄弱,开展相关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亦处于缺失状态”。为此,早在2005年,同志社大学今里滋教授和新川达郎教授(3)等人就开始策划和筹备以培养社会创新家或社会企业家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课程。

二、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的设立及其内容

同志社大学(Doshisha University),日本久负盛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日本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的重镇之一。1995年,为了培养新时代所需的综合性人才,同志社大学设立“综合政策科学研究科”(Graduate School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先后展开“综合政策科学专业”和“技术革新管理专业”的硕博教育。2005年,该研究科以今里滋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开始策划设立以培养社会创新家或社会企业家为目标“社会创新研究课程”。幸运的是,该课程不但顺利通过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审批,还被选定为“2005年度文部科学省‘魅力型和创新型研究生院教育项目’”并获得高达9 9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700万元)的资金资助。在文部科学省的精神鼓励和资金支持下,2006年4月,同志社大学综合政策科学研究科在“综合政策科学专业”中新设“社会创新研究硕士课程”,并于2年后增设“社会创新研究博士课程”。(4)2010年6月,在“社会创新研究课程”的基础上创设“社会创新研究中心”。

(一)“社会创新研究课程”的设置目的及其课程设计

“社会创新研究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致力于解决地域公共问题且兼具行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社会创新家”,同时培养立志投身于社会创新教育的研究型人才,即以“培养社会创新方面的实践家、研究者和教育者”为根本宗旨。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校外建立的社会实验设施(京町家“江湖馆”和农绿馆“结之实”)进行社会实验。关于该课程的具体设计,可概括如下。

硕士第1年:学习基础科目和临床科目,同时通过演习(seminar)科目策划社会实验计划并举办第一次研讨会(workshop)。

硕士第2年:实施社会实验并进行成果评估,在此基础上举办第二次研讨会,接受教授会议及其他相关人士的评估,最后完成职业规划报告和硕士论文写作。

博士第1年:进行硕士阶段的成果检证,并通过举办研讨会对社会实验计划进行修正、完善和实施。年末举行公开性的研究发表会,接受教授会议及其他相关人士的审查和评估。

博士第2年:在继续实施社会实验的同时,通过举办研讨会进行中间成果的评估和修正。年末完成并提交博士资格候补论文。

博士第3年:在继续实施社会实验的同时,通过举办研讨会进行第三方评估,然后召开博士学位论文构想发表会。最后,提交职业规划报告并接受教授会议的博士学位论文审查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表1为该课程设计的进一步内容。

表1 2013年度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硕博士)课程设计[硕士课程]

img28

(续表)

img29

资料来源:《同志社大学大学院·专门职大学院指南2013》,33~37页。

(二)“社会创新研究课程”的主要特色

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的最大特色在于“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促进学生“自我职业规划”。具体而言,学生通过策划和实施社会实验与研讨会,不仅可获得来自指导教师团队与其他相关人士的评估意见,而且还能学会如何寻求来自社会各方的协助与合作,此外还能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明确自我职业定位。

关于该课程的具体特色,今里滋教授将其总结为如图1所示。

img30

img31

图1 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的特色示意图

资料来源: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HP(http://sosei-si.doshisha.ac.jp/)。

三、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的成立缘由及其组织架构

(一)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的成立缘由

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开设后第1年,原本计划招收10名硕士生,结果仅有4名学生报考入学。然而,从第2年起,每年均有超过20名学生报考入学。截至2009年年底,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共培养23名硕士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大多以社会企业家以及行动型研究者的身份活跃在日本关西地区,他们所开展的公益创业活动均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评价。在当时的日本,开设“社会创新方向”研究生课程的教育机构凤毛麟角,尤其是通过有机农业的社会创新教育(同志社有机农业塾)向日本农村输送新型农业从业者更是绝无仅有。

随着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日趋成熟与规范,各种委托研究、共同研究以及协动型社会贡献活动亦纷至沓来。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文部科学省鉴于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所取得开创性成就,特意将“文部科学省‘回应社会人重新学习之需求的教育推进事业’(2007年~2009年)”委托给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团队。以今里滋教授为核心的团队接到这个资金规模高达6 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420万元)的行政委托事业后,随即展开为期3年的“社会创新型再挑战支援教育项目”。在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外聘活跃在社会各界的社会企业家以及相关研究者,开设了专门面向社会人的公益创业研修班。通过举办这个富有特色的研修教育班,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再次为日本输送了49名社会创新型人才。

通过长达4年的研究教育试验,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在获得各方关注和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种外部资金的支援。为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社会创新研究教育在日本的发展,以今里滋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决定将“社会创新研究课程”扩建为“社会创新研究中心”。2010年6月1日,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Doshisha University Center for Social Innovation Study)正式组建成立。同年9月26日,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设立纪念演讲会暨研讨会隆重召开。日本“新公共”理念的倡导者、原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亲临会场发表贺词并表达了对该研究中心的殷切期待(见图2)。

img32

图2 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设立纪念演讲会暨研讨会现场注:上图(从左到右):今里滋教授、真山达志教授、鸠山由纪夫前首相;下图(从左到右):新川达郎教授、今里滋教授。

资料来源: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HP(http://sosei-si.doshisha.ac.jp/)。

(二)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

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下设于该大学“研究开发推进机构”,主要依托该大学综合政策科学研究科的师资力量,承担有关社会创新方面的学术研究与硕博教育。目前,该研究中心共有5名专职教员,包括今里滋教授(中心主任)、新川达郎教授(中心副主任)、中野民夫教授、关根千佳教授以及谷口知弘教授。此外,该研究中心还常年外聘有数十名实践型讲师和研究员,例如,有机农业专家长泽源一(长泽农园创始人)、团结经济专家广田裕之(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公益创业家山口洋典(立命馆大学副教授)、日本环境共育事务所创始人西村仁志(广岛修道大学副教授)以及NPO实践专家木原胜彬(日本地方治理研究所所长)等人。可以说,该研究中心聚集了日本社会创新领域的一流学者和实践家,成为日本社会创新(或公益创业)研究与教育的前沿阵地。

正如中心主任今里滋教授所强调的,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不仅仅是一所社会创新方面的研究机构,更是一所努力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现实社会并以此不断催生社会企业家的行动型组织。为此,今里滋教授等人通过精心设计和多方筹备,根据社会创新的不同领域,将研究中心划分为如下5个“研究与行动型部门”(Research and Action Corps,简称RAC),即RAC-1(食·农领域社会创新部门)、RAC-2(环境领域社会创新部门)、RAC-3(城建领域社会创新部门)、RAC-4(艺术文化领域社会创新部门)以及RAC-5(教育与福祉领域社会创新部门)。与此同时,建立和深化研究中心与政府(包括地方自治体与联合国组织)、企业(包括生活协同组合和农业协同组合)、其他大学(包括意大利食科学大学和京都地域公共人才开发机构)以及各类公益组织(包括各类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解决现实社会中层出不穷的各种公共难题。另外,强化研究中心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聘请那些已成为优秀社会企业家的毕业生担任特别研究员,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创新教育中的示范性作用(见图3)。

img33

图3 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组织架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HP(http://sosei-si.doshisha.ac.jp/)。

四、结语

截至2013年3月底,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在读研究生共计54名(硕士生38名,博士生16名),已培养多达59名的毕业生(硕士53名,博士6名)。其中,多名在读生和毕业生已成为日本社会企业家的典型代表,包括为癌症患者提供独特专业美容服务的三田果菜(Happy Beauty Project创始人、World Economic Forum Global Shaper)、活跃在京都大原地区的有机农业专家渡边雄人(TSUKUDA农园创始人)、为残障人士提供优质旅游服务的佐野慧一(旅行助手·乐乐会社社长)、独自研发出节能且创能的新型太阳能住宅“SUNQ HOUSE”的手塚勲(Pal House株式会社社长)以及日本自然学校运动发起人之一的西村仁志(日本环境共育事务所理事长)等人。

然而,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课程及其研究中心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常面临困难与挫折。就目前及将来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中心主任今里滋教授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提及以下两点:第一,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作为该大学“研究开发推进机构”的附属组织之一,根据相关规定,其活动期限原则上只有5年。因此,如何在2015年后重新建构有关社会创新研究的专门机构成为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所面临的最大课题;第二,如何有效推进社会创新领域的产学合作以及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师资力量,一直是困扰同志社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的难题。

最后,笔者谨以今里滋教授写给中国读者的一段寄语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所谓‘社会创新’,就是指那些通过剔除存在于我们生活世界中的诸如苦难、障碍与不公等不良因素,努力构建起舒心且幸福指数高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所有努力与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我们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永恒之课题。众所周知,‘社会创新’很难在某个特定的地区或国家取得完全成功。为此,我殷切期盼中日两国的市民能共同携手致力于‘社会创新’并经常相互交换有关信息与新理念。”

【参考文献】

[1]谷本寛治.『ソーシャル·エンタープライズ:社会的企業の台頭』.中央経済社,2006.

[2]同志社大学ソーシャル·イノベーション研究センターHP:http://sosei-si.doshisha.ac.jp/,2013年4月13日访问。

[3]同志社大学企画部広報室広報課編集.『同志社大学大学院·専門職大学院案内2013』。同志社大学発行,2013.

[4]俞祖成.日本培育“社会创新家”的新举措:“社会创新家公志园”的设立及其实践.公益慈善周刊,2012(32).

【注释】

(1)俞祖成,日本同志社大学综合政策科学研究科国家公派博士生,研究方向:NPO政策比较、社会创新与公共治理。E-mail:yusosei@gmail.com。

(2)今里滋(Imasa to Shigeru),1951年生,九州大学法学博士,日本著名行政学者,市民活动家,日本多家NPO法人的创始人兼理事长。1981年始执教于九州大学法学部,1988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为了参选福冈县知事(相当于我国省长)辞去九州大学教授一职。败选于政治家麻生渡后,转任同志社大学综合政策科学研究科教授。曾著书多部,发表100余篇论文与评论。精通英语、法语、德语等多门外语。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学、公共政策论、NPO论、社会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3)新川达郎(Niikawa Tatsuro),1950年生,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硕士,日本著名行政学者,公共治理理论专家,日本公共政策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学、公共政策论、地方自治论。

(4)凡毕业于社会创新研究课程的硕博士,均获得注明有“综合政策科学专业(社会创新方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