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板板对接平焊技能训练
训练目的及技能要求
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应掌握低碳钢板对接平焊焊接工艺参数的基本选择原则。掌握正确的焊接操作方法,为学习其他形式焊缝做准备。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讲解
在平焊位置进行的焊接称为平焊。平焊是最常应用、最基本的焊接方法。平焊根据接头形式不同,分为平对接焊、平角焊。
平焊特点
①焊接时熔滴金属主要靠自重自然过渡,操作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允许用较大直径的焊条和较大的焊接电流,生产效率高,但易产生焊接变形。
②熔池形状和熔池金属容易保持。
③若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易在根部形成未焊透或焊瘤;运条及焊条角度不正确时,熔渣和铁水易出现混在一起分不清现象或熔渣超前形成夹渣。
二、实习操作练习
1.焊前准备
①设备和工具:同第五节。
②辅助工具和防护用品:同第五节。
③实习焊件:低碳钢板,厚度1~3mm、长200mm、宽100mm。
2.平焊操作要点
①焊缝处于水平位置,故允许使用较大电流、较大直径焊条施焊,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尽可能采用短弧焊接,可有效提高焊缝质量。
③控制好运条速度,利用电弧的吹力和长度使熔渣与液态金属分离,有效防止熔渣向前流动。
④T形、角接、搭接平焊接头,若两钢板厚度不同,则应调整焊条角度,将电弧偏向厚板一侧,使两板受热均匀。
⑤多层多道焊应注意选择层次及焊道顺序。
⑥根据焊接材料和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运条方法。
对于不开坡口平对接焊,正面焊缝采用直线运条法或小锯齿形运条法,熔深可大于板厚的2/3,背面焊缝可用直线也可用小锯齿形运条,但电流可大些,运条速度可快些。
对于开坡口平对接焊,可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打底焊易选用小直径焊条施焊,运条方法采用直线形、锯齿形、月牙形均可。其余各层可选用大直径焊条,电流也可大些,运条方法可用锯齿形、月牙形等。
对于T形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可根据板厚确定焊角高度,当焊角尺寸大时宜选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对于多层单道焊,第一层选用直线运条,其余各层选用锯齿形运条;对于多层多道焊易选用直线形运条方法。
⑦焊条角度如图2-25所示。
图2-25 焊条角度
3.推荐对接平焊的焊接参数
见表2-6。
表2-6 推荐对接平焊的焊接参数
续表
4.平焊操作过程
(1)定位焊。
①定位焊缝的起头和收尾应圆滑过渡,以免正式焊接时焊不透。
②定位焊有缺陷时应将其清除后重新焊接,以保证焊接质量。
③定位焊所用的焊接材料应与试件焊接牌号相同。
④定位焊所用的电流比正式焊接大些,通常大10%,以保证焊透。
⑤在焊缝交叉部位和焊缝方向急剧变化处不应进行定位焊,应离开其50mm以上。
⑥若焊件正式焊接时需要预热,定位焊也应按相同规范预热。
(2)对接平焊。
①Ⅰ形坡口对接焊。当板厚小于6mm时,一般采用Ⅰ形坡口对接平焊。
采用双面双道焊,焊条直径3.2mm。焊接正面焊缝时,采用短弧焊,熔深为焊件厚度的2/3,焊缝宽度5~8mm,余高应小于1.5mm。焊接反面焊缝时,除重要结构外,不必清根,但要将正面焊缝背部的焊渣清除干净,然后再焊接,焊接电流可大些。焊条角度如图2-26所示。
图2-26 对接平焊的焊条角度
②V形坡口的对接平焊。当板厚超过6mm时,由于电弧的热量较难深入到Ⅰ形坡口根部,必须开单V形坡口或双V形坡口,可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如图2-27、图2-28所示。
图2-27 多层焊
多层焊时,第一层应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运条方法应根据焊条直径与坡口间隙而定。可采用直线运条法或锯齿形运条法,要注意边缘熔合的情况并避免焊件焊穿。以后各层焊接时,应将前一层焊渣清除干净,然后选用直径较大焊条和较大的焊接电流进行施焊,可采用锯齿形运条法,并应用短弧焊接。但每层不宜过厚,一般不要超过4mm,应注意在坡口两边稍停留,为防止产生熔合不良及夹渣等缺陷,每层的焊缝接头须互相错开。
图2-28 多层多道焊
多层多道焊的焊接方法与多层焊接相似,焊接时,初学者特别注意清除焊渣,以避免产生夹渣、未熔合等缺陷。
(3)T形接头的平角焊。推荐T形接头平角焊的焊接参数,见表2-7。
T形接头平角焊时容易产生未焊透、焊偏、咬边及夹渣等缺陷,特别是立板容易咬边。为防止上述缺陷,焊接时除正确选择焊接参数外,还必须根据两板厚度调整焊条角度,电弧应偏向一边,让两板受热温度均匀一致,如图2-29所示。
图2-29 T形接头平角焊时的焊条角度
表2-7 推荐T形接头平角焊的焊接参数
当焊脚小于6mm时,可用单层焊。选用直径4mm焊条,采用直线形或斜圆形运条方法,焊接时采用短弧,防止产生焊偏及垂直板上咬边。焊脚在6~10mm时,可用两层两道焊,焊第一层焊时,选用直径3.2~4mm焊条,采用直线形运条法,必须将顶角焊透,以后各层可选用直径4~5mm的焊条,采用斜圆形运条法,要防止产生焊偏及咬边等现象。当焊脚大于10mm时,采用多层多道焊,可选用直径5mm的焊条,这样能提高生产效率。在焊接第一道焊缝时,应选用较大的电流,以得到较大的熔深;焊接第二道焊缝时,由于焊件温度升高,可选用较小的电流和较快的焊接速度,以防止垂直板产生咬边现象。在实际生产中,当焊件能翻动时,尽可能把焊件放成平焊位置进行焊接,此种方法称作船形焊,如图2-30所示。平焊位置焊接,既能避免产生咬边等缺陷,又能使焊缝平整美观,还能使用大直径焊条和较大的焊接电流并便于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图2-30 船形焊
4.注意事项
(1)掌握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的方法。
(2)操作时注意对操作要领的应用,特别是对焊接电流、焊条角度、电弧长度的调整及协调。
(3)焊接时注意观察熔池,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否则会出现焊缝缺陷。
(4)焊前焊后要注意对焊缝清理,注意对缺陷的处理。
(5)定位焊点应放在工件两端20mm以内,焊点长不超过10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