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标准制订依据
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岗位能力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国家办公软件应用职业资格证书(四级)的具体要求制订。
三、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3年制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使用,主要培养本专业学生三维动画的基础建模操作,主要针对的是建筑模型的创建,属于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3ds Max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能用3ds Max软件制作影视包装和建筑动画中需要的模型、Logo等元素。
(一)专业知识
(1)熟悉3ds Max软件的界面操作、基本工具的运用、标准基本体及扩展基本体的创建方法;
(2)熟练掌握3ds Max中的移动、旋转、缩放等工具;一些快捷有效的操作方式:捕捉工具、对齐工具、阵列工具;
(3)熟练掌握条线的点、线、样条层级的修改运用,能够运用样条线制作铁艺模型;
(4)掌握用二维图形及修改器制作三维模型的方法,重点学习用挤出、车削、倒角修改器制作墙体的方法;
(5)可编辑多边形的点、线、圈线、面的修改及运用,利用可编辑多边形制作较复杂的模型,以及给模型布线;
(6)三维模型修改器的运用,运用弯曲、扭曲、锥化的修改器给模型增加造型;
(7)复合建模的运用,放样复合建模制作造型较难的模型;
(8)插件的安装和运用,树木插件的安装和运用,理解动力学建模的方法。
(二)专业技能
(1)能够制作家具类的各种模型;
(2)能够看懂CAD视图,简化视图,制作墙体模型;
(3)能够制作造型复杂的铁艺模型;
(4)能够利用3ds Max软件制作影视包装需要的模型;
(5)能够利用可编辑多边形制作较复杂的模型;
(6)知道现代家具与欧式家具的区别,制作造型各异且优美的家具模型,并设置摄像机;
(7)能够制作室外的房屋模,并制作周围的绿色植物场景。
(三)职业素质
(1)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培养三维模型制作从业人员的良好职业态度,按时完成制作项目,对自己的作品能够精益求精。
五、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在进行广泛行业调研的基础上,由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行业专家及本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骨干教师一起,对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根据完成岗位任务所需知识和技能重组课程内容,选取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项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标准基本体的运用、样条线的运用、修改器的运用、复合建模的运用及复杂的家具模型的创建等模块构成。本课程以任务为驱动、行动为导向,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实施,最终培养学生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需要的相关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续表
续表
续表
七、教学实施
(一)师资要求
1.专任教师
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技能和资质:
(1)具有高中或中职教师资格证书;
(2)获得国家计算机操作员(四级)以上或同等地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2.兼职教师
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技能和资质:
(1)具有3年以上相关行业工作经历,曾参与广播影视或建筑动画商业作品的制作;
(2)具有3年以上相关行业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艺术设计修养,熟悉3ds Max、Auto-CAD、SketchUp等软件,能解决建模时遇到的问题。有建筑模型创建的技能技巧,具备从事数字媒体技术教学的资格证书;
本课程的教师资源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其中70%的课程教学由专任教师完成,30%的课程教学由兼职教师完成。
(二)教学环境要求
(1)配置有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
(2)配置有投影仪或极域电子教室软件的多媒体机房,达到一人一机的实训条件。
(三)学习资源
1.教材
本课程选用由张妍霞主编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ds Max职业应用实训教程》教材。
2.参考教材
《基础模型的创建》,王玉梅,人民邮电出版社。
3.网络资源
火星时代(http://www.hxsd.com)。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综合运用讲授法、练习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任务驱动、项目实训等方法。具体来讲,三维建模的运用主要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训的方法。
(五)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续表
2.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50%)+半期成绩(20%)+期末成绩(30%)=总成绩(100%)
平时:考勤+课堂+作业。
半期:以技能考试为主,成绩由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两部分组成,各占总技能成绩的20%、80%。
期末:技能(技能以作品的形式呈现,成绩由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三部分组成,各占总技能成绩的20%、40%、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