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2.5.2编辑表格

2.5.2编辑表格

时间:2024-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表格、表行和单元格的宽度属性,以及表行、单元格的高度属性,既可用绝对的像素点表示,也可用相对的百分比表示。定义表格时,设定表格边框的粗细、单元格边距和单元格间距,可以设计不同边框的表格,如图2-31所示。在表格的单元格内,可以插入文本、图像、媒体元素等。先制作二行三列的表格,再将第一行的三个单元选中,将其合并为一个单元格。

2.5.2 编辑表格

使用菜单或面板等可视化方法插入的表格,往往需要进一步编辑,以使表格显得更美观。一般需要在表格中插入文字、图片等内容。

1. 表格元素的选定与属性

使用标签选择器可以方便地选定整个表格,也可以选定表格的单元格、行或其他元素。如要选定第一行,可以把光标置于第一行的任一单元格内,然后单击状态栏的标签选择器中的<tr>标记,如图2-29所示。

img106

图2-29 通过标签选择器选中表格的一行

使用相同的方法可以选中整个表格、一个单元格,它是选择对象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当然,还有其他如拖放法等选择对象的方法,这些与Word软件相似。

当选择对象变了,相应的属性栏也不一样。

2. 编辑表格结构

使用“属性”面板可以快捷地编辑表格的多个属性,如行数、列数、宽度、填充、间距、边框、对齐等,表格属性面板中的“填充”、“间距”、“边框”与新建表格对话框(见图2-28)中的“单元格间距”、“单元格边距”和“边框粗细”相对应。

还可以为表格应用CSS样式类、标签样式。

1)表格的宽度

要想随心所欲地控制表格,必须精确地控制表格的每一个元素,其中表格的宽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表格的外观有很大的影响。

如上面的课程表,在第一行第二、三个单元格输入内容“星期一”、“星期二”后,发现表格单元格的宽度自动改变了,如图2-30所示,初学者往往会用鼠标拖动表格的竖线以调整某一列的宽度,但不推荐用拖动的方法改变单元格的宽度。

img107

图2-30 输入内容后单元格宽度发生变化

为什么会变形?是因为只定义了整个表格的宽度为500像素,而没有定义每一列的宽度,在每一列内容长度不同时,表格就自动调整了某些列的宽度。

要制作固定宽度的表格,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定义所有列的宽度(第一行单元格的宽度),但不定义整个表格的宽度,整个表格的实际宽度为:所有列的宽度和+边框宽度和+间距和+填充和,这时候,只要单元格内的内容不超过单元格的宽度,表格就不会变形。

(2)定义整个表格的宽,如500像素、98%等,再留一列的宽度不定义,未定义的这一列的宽度为:整个表格的宽度-已定义列的宽度和-边框宽度和-间距和-填充和,同样在插入内容时也不会变形。

表格、表行和单元格的宽度属性,以及表行、单元格的高度属性,既可用绝对的像素点表示,也可用相对的百分比表示。

那么,什么情况下该用像素,什么情况下该用百分比呢?应该区别两种宽度的差别:像素宽度是固定的,不随表格的环境变化而变化,如定义一个宽度为500像素的表格,在窗口最大化时表格宽度是500像素,窗口缩小时表格宽度还是500像素;如果把表格宽度定义为98%,窗口缩小时表格会按比率缩小。应根据需要灵活地确定表格宽度。

2)表格的边框与间距

边框与边线间距对表格的外观有很大的影响。定义表格时,设定表格边框的粗细、单元格边距和单元格间距,可以设计不同边框的表格,如图2-31所示。

img108

img109

图2-31 表格的边框属性

表格制作好后,应用标签选择器选择整个表格,再用表格属性栏(见图2-29)来修改表格的边框、填充和间距,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3)表行与单元格的属性

表行(或单元格)的属性分为基本属性和扩展属性,两者以中间的一条水平半隐分界线分开,扩展属性可通过单击属性栏右下角的铵钮img110展开或按扭img111收缩。基本属性包括HTML属性和CSS属性,与文本的属性类似;扩展属性包括合并img112、拆分img113、水平、垂直、宽、高、不换行、标题、背景颜色等属性项,如图2-32所示。

img114

图2-32 表行的属性

利用表格和单元格的属性,可以制作一个“表格线”。例如,创建一个单行单列的表格,表格的边框、间距及填充都为0,再设置单元格的高度为1px,背景色为蓝色,<td height="1" bgcolor="#0000FF">&nbsp;</td>,去掉单元格里的“&nbsp;”。按F12键,显示效果如下:

img115

4)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

使用单元格拆分与合并功能,可以将一个单元格水平或垂直地拆分为几个单元格,也可将几个相邻的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选中要拆分的单元格(如第一行第二格),再单击属性面板(扩展属性)左下角的“拆分”工具img116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拆分为2列,单击“确定”按钮,即按要求拆分了单元格,如图2-33所示。

img117

图2-33 拆分单元格

被拆分的单元格代码由原来的<td>&nbsp;</td>变为:

<td>&nbsp;</td> <td>&nbsp;</td>

原先同列的单元格,代码也都由<td>&nbsp;</td>变为:

<td rowspan="2">&nbsp;</td>

同样,选中2个以上的连续单元格,再单击属性面板(扩展属性)左下角的“合并”工具img118按钮,即可把它们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如图2-34所示。

img119

图2-34 合并单元格

合并单元格的代码变为:

<td rowspan="2">&nbsp;</td>

合并单元格右边的两个单元格的代码都变为:

<td colspan="2">&nbsp;</td>

5)表格的嵌套

通过拆分与合并单元格可用来制作比较复杂的表格,如果要将一个单元格拆分为多行多列,则使用单元格拆分功能来实现就不方便了。这时,就要用到表格的嵌套,即在一个单元格内再嵌套一个表格,如图2-35所示。

img120

图2-35 表格的嵌套

3. 在表格中插入对象

在表格的单元格内,可以插入文本、图像、媒体元素等。先制作二行三列的表格,再将第一行的三个单元选中,将其合并为一个单元格。然后,在各个单元格内插入文本、图像等对象,如图2-36所示。

img121

图2-36 在表格内插入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