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数据元的基本概念
人类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特性来认识事物,而这些特性则通过数据来表示。数据的基本单元被称做数据元。在电子数据交换的早期,数据元被用于表示企业业务信息的数据单元,定义为:在确定的相关环境中被认为不可再细分的数据单元。随着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数据建模等方法来标识和生成数据元。数据元被认为是一个组织管理数据的基本单元,数据元本身包含字符、图像、声音等多种表示形式的数据。因此,数据元是企业内部业务集的设计基础,而且也是与其他企业交流的业务集的组成部分。这时,数据元的定义是:用一组属性描述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数据元的定义和命名是一个迭代的设计过程,数据元的定义在业务过程中要经过多次修改,并为了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应用和相互共享,数据元必须标准化、规范化,以确保表示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元应按标准化的要求编写,数据元应建立注册机制,以便于检索、发布和获得。
数据元的注册机制可以提供对数据元内容及表示进行组织的方法,保证数据描述的一致性,使数据设计者和使用者方便地对其进行定位。这样的数据元被称为“已标准化的数据元”。
1.数据元的组成
数据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对象类
现实世界中的想法、抽象概念或事物的集合,有清楚的边界和含义,并且特性和其行为遵循同样的规则而能够加以标识。
(2)特性
对象类的所有个体所共有的某种性质。
(3)表示
描述数据如何被表示,如:值域、数据类型的组合,必要时也包括计量单位或字符集。
对象类是我们希望用于收集和存储数据的事物,例如:订单。对象类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其他对象类构成。特性用来区别和描述对象。数据元表示部分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值域。值域是数据元允许或有效值的集。例如,表示收入的数据元可使用非负整数集作为有效值集。对象类和特性的组合是一个数据元概念。数据元概念是能以数据元形式表示的概念,其描述不包括具体的表示。
因此,数据元也可以看做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数据元概念和表示。
另外,数据元从不表示为一个单个的数值,因为它是一个类(如:数据值完整的集合),而不是一个单个事例。
一个组织需要将数据传输给其他组织时,数据元构成了交易集的基本单元。交易主要发生于数据库间和文件间,但组织间的文件和数据库结构(如纪录或元组)并不一定相同。信息传输的公共单元是数据元。有时,数据元可以由几个表示为数据的要素部分来派生,每个部分又表示为数据元。这些派生物可以有许多形式。
数据元在事务运作中呈现为值,并在信息交换等功能中得到共享。数据元通常有一个允许值的集合。这个允许值的集合被称为值域。
2.数据元与其他数据概念的关系
图2-3是数据层级的简化表示,表示数据元的层级关系。数据元出现在数据库、文件和事务集中。数据元是一个组织管理数据的基本单元,因而它必然是组织内部数据库和文件设计,并用于建立与其他组织交流的事务集的组成部分。
在组织内部,数据库或文件由记录、段和元组等组成,而记录、段和元组则由数据元组成。数据元本身包含由字符、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数据。
一个组织需要将数据传输给其他组织时,数据元构成了事务集的基本单元。信息传输的公共单元是数据元。
图2-3 各数据层级的数据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