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 协作策略和计划流程
协作安排包括协作范围、分配角色、确立数据交换程序和发送识别信息和解决方案的预备环节。协作安排接以下步骤进行。
A.初级协作范围定义
图8-6 协作企业结构
(1)接收并检查销售企业或买方(视企业角色而定)和补货人员有关下列内容的背景信息
●服务水平和存货周转绩效/目标。
●商店和配送中心数量。
●接收/装运模式。
●促销交付时间。
●平均促销数量。
●与消费者有关的问题和机遇。
(2)识别应纳入本初级协作范围的产品目录(通常是促销量大的产品):编写产品代码表。
B.定义协作目标
(1)协作目标可以包括
●增加POS和订单预测的准确性。
●提高与零售活动有关的配送中心至商店服务水平。
●减少与零售活动有关的过多存货。
●减少零售缺货情况。
(2)定义反映上述目标的测定项目
C.定义协作流程
零售协作周期:
●零售活动时间表(一般是在促销前12~10周)。
●POS预测比较(一般是在促销前10~8周)。
●订单预测比较(一般是在促销前6~4周)。
●促销后评估(一般是在促销结束后2~3周)。
●季度周期/结果审查会议,讨论结果、修改流程。
●年度联合业务计划和策略讨论。
D.制定数据需求
(1)编写零售协作业务过程所需数据来源
●零售活动时间表(日期和项目)。
●事件属性/策略(价格点、展示活动等)。
●POS预测。
●订单预测。
●实际POS数据。
(2)编写可以在零售活动分析中使用的附加信息
●实际装运。
●实际配送中心撤销。
●存货。
E.确立技术基础设施
(1)确立数据传输流程
(2)开发与企业系统的接口
(3)将数据导入协作解决方案
F.筹备开展协作会议
(1)编写协作安排文件和其他数据
(2)制定包括以下内容的开展协作会议的日程表
●协作目标。
●协作范围。
●按周/按季度/按年度流程。
●角色和职责。
●正式开会日期。
●其他重大事件。
G.举办开展协作会议
CPFR小组的工作会议要放在综合开展协作会议之后,可以在会上讨论技术问题以及协作工具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