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休闲时间划分

休闲时间划分

时间:2023-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传统的时间管理理论和方法难以对休闲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时间,特别是如何合理配置“真正属于个人”的休闲时间成为了新的时代课题。但是不管三分法还是四分法,我们都可以看出,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种对日常时间的划分方法是以人的一生为单位。
休闲时间划分_休闲概论

第一节 休闲时间划分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Drucker)曾经说过:“如果人们连时间都不会管理,何谈会管理其他”。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对个人时间的分配和使用,强调珍惜时间,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留下了诸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等脍炙人口的谚语格言。然而,传统的时间管理学是“生产时间理论”,其管理的对象是“生产时间”而非“休闲时间”,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在投入较少工作时间的情况下获得高产出,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们用于谋生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而从事自由活动的休闲时间却得到了相对延长。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人的发展有赖于休闲时间的增多,合理的个人时间结构不仅是高品质生活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基础。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工作时间的高效率,更需要思考非工作时间(即休闲时间)的合理配置问题。而传统的时间管理理论和方法难以对休闲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时间,特别是如何合理配置“真正属于个人”的休闲时间成为了新的时代课题。

一、日常时间的划分和使用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人们日常时间的划分方式和使用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以24小时为单位。比较常见的划分方法是将每个人每天所拥有的24小时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即“四分法”:第一部分是人们用以谋生的劳动生活时间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上下班时间;第二部分是为了满足饮食、睡眠等生理活动所必需消耗的时间;第三部分是用于接受教育、从事家务和进行必要的社会活动的时间;第四部分是扣除上述时间以外的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如图2-1所示)。显然,对于个人而言,这四部分缺一不可。没有工作,无法维持生计;不吃饭睡觉,无法延续生命;断绝一切社交往来,生活就会变得单调空虚;而若是缺少了可以完全按照个人意愿使用的休闲时间,人们便失去了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创造未来的种种可能。

img10

图2-1 24小时四分法

除了常见的“四分法”之外,还有的学者将24小时分为三个部分,即“生活时间三分法”(见表2-1)。这种划分方法将工作时间和社会活动时间统称为“义务时间”,并且将时间和空间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但是不管三分法还是四分法,我们都可以看出,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种对日常时间的划分方法是以人的一生为单位。例如,日本记者曾经在美国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有关人生时间使用的统计,他们选择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的典型的靠工资收入的美国年轻夫妇作为调查对象,以他们1周生活的现实为基础,然后进行类推,再折合成年数,以72岁为平均寿命年龄,那么人的一生的时间使用可能会出现如下的分配(1)(见表2-2):

由表2-2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一生中,生活必须时间几乎占去了整个人生时间的一半,闲暇时间约占1/3,仅次于“生活必须时间”。而正规用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仅占人生的1/5。在现代社会,休闲不再如从前一样,是贵族的特权,闲暇时间不再是毫无用途的“空洞时间”,而是充满了活力,蕴含着巨大生命力的时间。每一个现代人都有意无意地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的高低,不是取决于8小时之内的工作时间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8小时之外的时间如何分配和使用。

表2-1 生活时间三分法的主要形式(2)

img11

表2-2 人生时间分配情况

img12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数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时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表现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近的发展趋势。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研究成果,可以清晰地勾勒出21世纪城市居民日常时间的分配和使用模式。如表2-3所示。

表2-3 大城市居民日常时间的分配和使用

img13

资料来源:本表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报告2009·民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0的有关数据整理计算。表中四类活动时间合计不为24小时,是由于四类活动内容分别均值统计以及问卷填答共同产生的结果。

二、休闲时间延长的历史进程

休闲时间一直是人类日常生活时间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的生活时间的分配也在不断地发生演变,最初休闲时间并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每前进一步,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也随之此消彼长:用于劳动的时间因为新技术和工具的应用而缩短,相应地,用于休闲的时间相对延长。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叙述休闲时间延长的历史进程。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人类只能利用极其简单的工具,终日辛勤劳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维持生存,他们的全部时间除去生产时间之外,就是生理活动时间,用于休闲的时间少得可怜。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狩猎和采集食物依然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但是已经可以分出生命活动中大约10%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虽然原始社会的人们只是在劳动之余或丰收之时,举行一些简朴的欢庆仪式,休闲活动的内容十分单调,但这已经足以形成人类文明的萌芽之态。许多原始社会时期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休闲时间内的产物。在公元前6 000年到公元1 500年间,工匠和技工的出现使其他人不必从事耗费时日的物品制作,使人们有多达17%的时间用于休闲。到了18世纪70年代,包括蒸汽机在内的动力机器加快了生产速度,使人们的休闲时间提高到23%。(3)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在全世界范围的开展,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机器化大生产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形态的改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而并没能使广大工人获得真正的休闲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工人被牢牢地束缚在工厂的机器旁,而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采用各种方式延长工作时间,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在法国,一直到1841年政府才制定了一个法律,规定12~16岁的孩子每天工作不能超过12小时,12岁以下的孩子每天工作为8小时。而规定每天工作10小时的法律直到1900年才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工人们每周工作时间仍旧高达72小时。正如学者楼嘉军所言:“在19世纪的大多数年代,仅就时间角度而言,工人们在一天工作以后根本无时间,或是鲜有自由可安排时间,因而也就不可能参与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所以,在那个年代,休闲不属于劳动者。”

直到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人们所拥有的休闲时间才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在英国,全职员工的平均工作时间已经由1961年的每周45.5个小时减少到2000年的38.7个小时,带薪休假日则由1961年的每年2个星期,增加到1988年的每年4个星期,有大约1/4的人甚至获得了超过5个星期的假期。(4)在日本,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职员工全年的休假天数是110天,到了80、90年代上升到141天,再增加15天左右的带薪假期,全年实际休假天数为150~160天。在美国,从1850年到1972年的122年间,工人的周工作时间从69.7小时减少到37.6小时,共减少了32.1小时,相当于减少了一半。有资料显示,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的生命中拥有41%的自我支配的自由时间,休闲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人们所普遍享有得社会权利,而不再是仅属于少数人、一个等级或一个阶级的社会特权。休闲时间在20世纪获得大幅度增长,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各种新技术的突破以及电动机器的应用加快了从食品加工到交通运输等一切行业的速度,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工作时间,客观上为休闲生活时间的延长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二,近代工业化所造成的令人不堪忍受的工作环境,以及资本家贪得无厌的本性和残酷欺诈的手段,迫使各国劳动者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早在18世纪,英国普通工人中间广为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诗句写道:“八小时工作,八小时娱乐,八小时睡眠,八先令一天。”充分反映出广大工人们追求从事休闲娱乐活动自由权利的迫切要求和巨大的渴望。工人们为了获得应有的休闲时间和休闲权利,经历了百余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甚至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惨痛代价,终于在20世纪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见表2-4),从而使得大众的休闲时间得到了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表2-4 20世纪欧美国家及组织相关法令一览表

img14

【阅读材料】

世界休假制度的重要演变轨迹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联合罢工呼吁实行“三八”制度(8小时劳动,8小时睡眠,8小时休息),遭到政府当局的镇压,1889年7月,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史称第二国际),为纪念芝加哥劳工的大罢工,把5月1日后来被定为国际劳动节;

1916年美国铁路兄弟会通过8小时工作法;

1920年美国率先施行每周实行50小时工作制;

20世纪30年代以后,5天工作制在美国逐渐成为全国标准。

1936年6月,法国众议院通过法律规定,所有职工只要在一家企业连续工作满1年,便可享受15天的带薪假期,首开从法律上确定职工带薪休假权之先河;

1938年英国通过《带薪休假例》,二战爆发前1 100万工人享受带薪休假权利,占全国劳动者的半数以上;

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认定“任何人都有休息、休闲的权利,尤其是享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定期带薪休假的权利”,休闲权和劳动权一样成为人权不可缺少的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周工时平均缩至35小时,同时,带薪休假制度开始在发达国家成为标准,现代休假制度逐渐在全球范围内盛行;

战后法国实行了每周35小时工作制;

20世纪60年代后,西欧北美绝大多数国家普遍实行了5天工作制与带薪休假制,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泰国、巴西等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等地区也先后实行了这些制度;

1980年《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提出职工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带薪休假成为全球公认的休假制度改革方向。

(资料来源:邓洲.中国休假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生论文,2007:71-72.)

第三,休闲的合理性得到了普遍认可。“在历史上,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休闲有时受人怀疑,有时又被合理化。自从16世纪初的宗教改革运动,尤其是18世纪末的工业资本主义出现以来,休闲或至少是自由时间的合理性的基础一直不是因为它为众多的工人带来利益而存在,而是因为它对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而存在。”(5)美国休闲学者托马斯·古德尔的这段话,虽然略有偏颇,对工人阶级为自己争取休闲权力的斗争和努力视而不见,但是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众休闲时间的增加也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与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是相吻合的。因为,休闲不仅有利于生产,更加有利于消费。试想,如果没有夜生活和周末,娱乐业将会崩溃;如果没有假期,旅游业将会衰落。实际上,是休闲而不是劳动使得工业资本主义走向成熟。在这样的经济状态中,失业的麻烦不是由于失去了生产性的劳动,而是因为失业者没有更多的钱去消费。现代的经济问题不是没有生产能力,而是缺乏足以保持每个人进行生产的消费能力。事实证明,工业主义以另一种几乎是相反的方式使得休闲合理化了。从工人的发展和自由角度分析,必须要有适度的闲暇时间;而从生产与消费结构分析,为了有利于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要有适度的闲暇时间。休闲的合理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遍认可,因此休闲时间的增长也就成为20世纪后期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互交流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休闲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人们所拥有的休闲时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长。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3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德国人平均每年拥有的带薪假期为30天,法国人为35天,日本人为18天,均比之前有所增长。有西方学者预言,2015年前后,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提供休闲的产业在2015年将会主导劳务市场,新技术和其他一些趋势可以让人们把生命中超过50%的时间用于休闲,休闲时代即将到来。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休闲时间的使用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在休闲时间的拥有上,却大踏步跟上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自新中国建立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直实行每周工作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那时我国职工的全年工作时间约为2 448小时。从90年代起到今天,我国的工作制和国定假日制度经历了四次值得关注的历史性变革(见表2-5),基本形成了包括公休假日制度、法定节假日制度和年休假制度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休假体系。根据我国劳动保障部2008年1月公布的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标准,我国职工每月实际工作时间为20.83天(166.64小时),全年工作时间为250天(2 000小时)。短短十几年,我国职工的年工作时间就减少了近1/5,如果再加上每年5~15天的带薪休假,职工的全年工作时数将更低。因此,就这一工作时间尺度的横向比较来看,已大大缩短了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职工全年工作时间的差距,也只是略为低于美国职工1 976小时的全年工作时间标准(6),全年相差仅24小时。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职工可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得到了迅速提升,已居世界中上水平。

表2-5 我国工作制和国定假日制度演变轨迹

img15

所谓5天半工作制的具体实行办法是:隔周多休一天,也就是每月的第一周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第二周仅星期天休息,依次循环。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春节、“五一”和“十一”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调整的前后两个双休日,就形成了每年3个连续7天的长假,而每个长假掀起的旅游消费热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被人们称为黄金周。

每年有52周,其中因春节和“十一”两个黄金周连休占用4个周末,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因连休用去5个周末,剩下43个周末双休日。

三、休闲时间的划分

根据国际上各种劳动法的规定,工作以后的休息时间大致分为三种,即工作中的间隙时间、每日的休闲时间和休假。为了比较清晰地说明人们休闲时间的使用特性和规律,本书采用楼嘉军教授的方法,将各类休闲时间细分为工作中的间隙时间、每天的休闲时间、周末休息日、公共节假日和带薪假期这五大部分(7)

第一,工作中的间隙时间。这主要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每个工作日内,分配给职工用于休息和吃饭的时间。从国内具体情况看,工作中这段间隙时间多在1~1.5个小时之间。而在工作和生活节奏比较紧张大城市,职工平均休息时间仅为18.62分钟。(8)职工在这段时间所从事的活动占用时间都不长,主要目的以娱乐放松为主,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接下来的工作;活动方式多为静态,以避免过多的体力消耗。比如做做简单的办公室健身操,活动一下手脚;或者上网玩玩不太费时的小游戏,像风靡2009的网络游戏“植物大战僵尸”就因为“体积小方便且耐玩”而获得了很多上班族的青睐。

第二,每天正规工作后的休闲时间。这主要是指两个工作日之间职工拥有的休息时间,一般指人们每天用于工作、家务和必要的社会活动以后所剩下的空闲时间。这段空闲时间总长度为5~7小时不等,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所拥有的休闲时间也是长短不均。一般来说,25岁以下的年轻人和56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的休闲时间比较多,约为7小时左右,他们一般会利用这段时间开展聚会、健身、看电视、读书报杂志等室内外的休闲娱乐活动。而年龄段在26~55之间的中青年则拥有的时间比较少,约为5小时左右,而且他们所拥有的这段空闲时间显得比较零碎、断断续续,不是很完整;很多人在繁重的工作和忙碌的家务劳动之后,往往已经没有多少体力和精力去从事休闲娱乐活动,稍息片刻,就匆匆上床入睡。总的来说,在这段时间内从事的休闲活动表现出了小范围、短时间和近距离的特点。

第三,周末公休假日。传统意义上的周末仅仅指周日,但是自从建立了5天工作制以后,周末实际上已从周五就开始了。当今世界上已有150余个国家实行了每周5天的工作制度。双休日的推行,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休闲时间,使得原来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休闲计划得以成为现实。比如可以悠闲地空出几小时听一场音乐会或看一场电影,也可以上街购物、去健身房锻炼或去陶吧、书吧等各种“吧”里泡着,当然看望一下好久不见的朋友,或陪着家人吃饭聊天联络感情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与此同时,随着周末休闲时间的延长,人们休闲活动的空间也随之获得扩展,人们甚至可进行短途的郊游或跨省市的旅游活动等。举例来说,常见有些年轻人利用周五晚上坐车外出旅游,周一清晨从旅游目的地赶回来上班,虽然这种做法不一定值得提倡,但是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在周末休闲时间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第四,公共节假日。这是指政府根据有关规定制定的每年公共例假日,也称作法定假日。公共节假日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已有明确的公共节假日休假制度,并由法律给予强有力的保证。虽然,由于国情、宗教、民俗等历史文化方面的因素,各国所规定的法定公共节假日长短不一,但一般都在1~2周的时间幅度内。例如,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公民享有的法定公共节假日为11天,分别为:

新年(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而在我国香港地区的法定假日有17天,而在邻国日本则为15天。目前世界上各国比较统一的公共假日是新年元旦和“五一”国际劳动节,而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都是信仰基督教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公共节日。

【阅读材料】

复活节

复活节(也称复活节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被门徒犹大出卖,被罗马兵钉死在十字架上,临死前曾预言三日后必复活。果然在第三日,耶稣复活了。按圣经的解释,耶稣基督乃道成肉身的圣子,来世上为要赎世人的罪,成为世人的代罪羔羊,这也是为什么复活节如此重要了。今天的复活节已经逐渐由纯神学意义慢慢走向带有世俗色彩的宗教礼仪与习俗,复活节的庆祝活动也由简朴逐渐趋向丰富多彩:

复活节圣火

复活节这一天,人们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每年的复活节居民们都要举行火炬赛跑,以庆祝耶稣的再生。而北莱茵上威斯特法伦州的吕克台复活节滚火轮更是远近闻名。六个巨型大木轮被火点燃滚下山谷,就像六个火球从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轮照得通明,它与五彩缤纷的焰火交相辉映,再次显示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生。

复活节大游行

过去,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游行已失去往日浓厚的宗教色彩。整个游行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美国,游行队伍中既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英国,游行多以介绍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主,游行者打扮成苏格兰风笛乐队以及皇宫卫士,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复活节彩蛋

20世纪时,人们在复活节节庆中加入鸡蛋,此蛋多涂以红色,象征耶稣受难时流出的鲜血,后也绘成彩色,故一般称之为“复活节彩蛋”。复活节彩蛋是复活节里最重要的食物象征,意味着生命的开始与延续。如今的彩蛋花样繁多,形式各异,如镂空的蛋雕一般亦可归入广义的彩蛋之列。许多西方人小时候会在当天玩一种找彩蛋的游戏,而彩蛋里面也会藏一些小礼物,找到彩蛋的人会很兴奋,所以彩蛋是“复活节”最典型的象征,代表了惊喜与另藏玄机。

(资料来源:耿为忠.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M].书海出版社,2006.)

第五,带薪休假。带薪休假是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在工作满一定期限后每年享有保留原职和工资的连续休假。这种休假制度最早始于1936年的法国,目前已在世界各国普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带薪休假制度最为完善,并且制定了严密的法律条规给予充分的保障,从而使得带薪休假日成为人们日常休闲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带薪假期一般在2~6周之间,时间跨度长且完整,因此,带薪假期通常是人们从事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等休闲度假旅游形式的最佳时期,而公众的休假活动往往又能极大地带动各国包括旅游业、娱乐业和文化业在内的休闲产业的发展。

当然,各国职工的带薪假期的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见表2-6),这主要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带薪假期制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整个社会经济水平足以承载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时,政府才能够推行该制度。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带薪假期肯定要多于发展中国家,而很多经济欠发达国家基本就无法实施该项制度。

其次,带薪假期的长短更多地受到各国福利观念、劳资模式和发展历史的影响。虽然带薪假期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并不是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带薪假期越长,比如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带薪年休假水平就相对偏低,且美国竟没有法律规定的最低天数。相比之下,法国带薪年休假天数最多,这与其带薪年休假制度历史悠久、发展较为完善且公众休闲意识较强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表2-6 各国带薪休假天数的比较(9)

img16

我国的带薪休假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这表明带薪休假在我国已是法定制度。

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指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同时明确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该条例,保障职工的休息权,2008年9月18日,《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也颁布实施。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表明我国公众假期已由全民全国的集中休假模式转向全民全年的分散休假模式,这种放假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及其他资源,使我国的休假制度与国际社会休假制度接轨;同时,也能够大大降低公民休假福利对社会生产、运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然而,自《条例》颁布至今,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的具体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2009年初,由网络调查显示76.89%的民众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到了2010年初,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有64.4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

首先,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只将目光对准了“节约成本”,而对员工的休假认识不够。不少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常常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迟迟不肯真正推行贯彻这项休假制度,甚至有的企业到年底时,由人力资源部门拿出格式化的“放弃休假申请书”,要求员工签字,从而符合《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方法》中“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的规定,让员工“无话可说”。

其次,在能否休假的博弈中,企业能够决定员工的命运,我国多数员工处于弱势地位,权利意识淡薄。由于我国剩余劳动力充足,就业难一直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除了少数掌握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劳动者外,普通劳动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害怕提出带薪休假要求后被解雇或影响晋升。“即使可以休假,工作没有了,在工作和休假之间选择,我宁愿放弃休假”成了很多人的心声。

最后,政府的监管和惩罚机制尚不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虽然以法律形式确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也在原有《条例》的基础上对未明确的部分做出了更细致和具体的规定。但令人遗憾的是,还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尤其在对企业的监管以及拒不执行的企业的惩罚方面缺乏具体规定。由此可见,在我国带薪休假制度的真正贯彻执行、落到实处还需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另一方面也需要全民转变观念,从而形成尊重职工休假权的社会共识,提高维护劳动者休假权的自觉性,使我国居民真正享受到自己的“休息权”。

【阅读材料】

外国人带薪假怎么休?

美国人休假自由

一位华尔街资深证券交易人说,想在股市上获得成功的人,除了工作勤奋外,还要会休假。只有彻底远离瞬息万变的股市,给身心放一个假,才有可能带着更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在股市上拼杀。国外带薪休假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人带薪休假可以在一年中一次用完,也可以按需要分成多次使用。人事部门在对公司财务制度的管理上制定特别项目,会在支付工资时写清所剩假期的天数,帮助职工保存最终的累计资料。

在这些合法假期之外,某些效益特别好的大公司还有额外的福利。比如每年增加1~4天的带薪病假,雇员可以在自己生病的时候用,也可以用于照顾生病的家人。

在美国的私有企业里,管理规定各有不同。不少小公司受财力所限,希望雇员在特定时间内使用他们的假期,公司会按职工的工资对没有休假的人做经济上的补偿。

如果雇员在年中被解聘、自行离职或退休,有关部门要计算此人在本年度中工作的总天数和已经用掉的假期天数,没有用完的假期应在最后一次工资中折成现金发给该职工。

德国人善于调整

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德国政府机构新员工可以带薪休假20天,此后休假天数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50岁以上员工每年可享受30天带薪休假。

每年7月和8月是欧洲最好的休假时节。但假如所有人都选择在这个时候休假,企业和机构的工作必定受到影响。为此,德国企业和机构除安排员工休假时让孩子小的员工优先之外,还会提前两三个月确定员工休假安排,对暑期工作做出适当调整。

为了缓解假期造成的交通压力,德国学校还错开时间放假。德国16个州学校的放假时间都不一样,采取轮流制。

德国法律还规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拆休假日期,但至少有一次休假必须达到12天。德国政府积极鼓励员工休假,对不休假的个人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加拿大周末大多有3天

度假,是加拿大国民的一个生活内容,就和吃饭、睡觉、买房、开车、工作、纳税一样。

普通百姓家中的车库里,经常堆满了度假用品。摩托车、自行车在加拿大基本是健身度假器材,特别是后者,家家必备。时间安排上则长短结合。一个普通的周末,开上几十(千米)车,全家找一个自然保护区,钓鱼划船徒步,玩上大半天,算是一次旅游。花上20天,到美国佛罗里达过一个阳光灿烂的沙滩冬季,也是度假。

根据各省情况不同,一般每年除双休日外,另有10至12个法定假日,都安排在星期一或星期五,这样加上双休日就拥有一个3天的假期,每年通过这种称为长周末的假日,形成多个非常便于短期旅游的短假期。

根据加拿大劳动法规定,雇主每年必须给雇员带薪假期,这是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假如员工放弃带薪假,雇主要补偿年薪的4%,但依照法规,员工年薪也是随年限增长的。

欧盟每年至少4周带薪休假

欧盟要求所有成员国要保证每年最少4周的带薪休假,包括全职职工和非全职职工。事实上,不少国家的休假天数高于4周。

热爱生活的法国人,是带薪休假制度的最初发起者。早在1936年,法国政府就明确提出所有法国人每年都应该有享受带薪假期的权利。现在,法国的带薪休假已经多达每年6周了,而且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也降到了40小时以下。法国人把休假看作不可侵犯的权利。他们总能以最悠闲的方式度过假期。

芬兰的工薪阶层有6周的法定带薪休假。工会确保职工不必担心因为休长假而丢掉工作。芬兰政府还要求雇主向休假人提供额外的津贴,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钱外出旅行或消费,而不是只能在家中消磨时光。

而在瑞典,政府推出了一项新的劳动管理政策,那些自愿脱离工作岗位、休12个月长假的员工,可以领取85%的失业保险金。这恐怕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带薪休假了。

(资料来源:耿为忠.外国人带薪假怎么休?细数各国独特的休假制度[N].齐鲁晚报.2011-1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