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代人休闲时间的使用模式
在现代社会,休闲是一种生活常态,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休闲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休闲不再是20世纪以及更久远的年代里富有者和有闲者所独享的特权,而成为各国普通百姓基本的生活权利和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人们所拥有的休闲时间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各国公民的休闲时间不但有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更有社会伦理的支持。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现代人所拥有的休闲时间似乎都应该是非常充裕的。那么,现实的情况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据一项调查显示,1972年,美国人感觉自己“总是”很忙的人占18%,这一数字到1992年上升到40%。“过去数十年里,工作时间每年增加了163小时,或者说每年增加了1个月。超过25%的全日制工人每周工作时间是49个小时或更长。过去20年里,付薪假期和病假日也减少了。现在平均每年每个美国人得到的付薪假期和病假日比70年代早期少了3.5天,而工作时间则比50年代要长。”(10)一个名列美国《财富》杂志500强的公司总裁更是直言不讳地说:“我无法想象缩短工作周,我想的只是延长工作日……如果美国要在下个世纪保持竞争力的话。”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认为过度劳作和游手好闲同样不可取,追求正当的休闲娱乐有益无害。但是迫于现实的压力,现代中国人所真正拥有的可以任意决定使用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让人们望“闲”兴叹,不得不把原本可以休闲的时间用于获得收入或找工作。2003年,有关人士在杭州进行了一项生活状况调查。(11)“在一周5天工作日的现状下,你是愿意多上一天班多拿一天工资呢,还是多休息一天呢?”面对这个问题,32%的人选择了“多上一天班多拿一天工资”,而选择“少上一天班少一天工资的”仅占9%。这并不是说杭州人爱上班不爱多玩。事实上,根据2006年杭州《都市快报》的调查,对于“周末最不愿做的事”,“加班”以61%的高比例居于榜首。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充分表明了现代中国人休闲意识远高于休闲活动的生活现状,想“闲”却“不得闲”,愿意“闲”却“不能闲”。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减慢了现代人的休闲步伐,制约着现代人休闲时间的延长呢?面对着“休闲理想”和“现实工作”的两难选择,现代人又有着怎样的休闲时间的使用模式?我们将在下面的叙述中一一探讨。
一、制约现代人休闲时间延长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休闲时间是以时间形态存在的宝贵的社会财富,个人休闲时间的经济价值等于工资率乘以休闲时间。(12)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那么个人的劳动时间价值越高,即每小时的劳动报酬(工资率)越高,那他不工作时的休闲价值也会随之增高。比如,一个人每小时工资是10块钱,如果他因生病或其他原因不能上班,一小时就会损失10块钱(或者更多);同样,如果他在假期放弃休假去加班,也可以每小时挣10块钱(或者更多),可见,他一小时的休闲价格也至少为10块钱。显然,如果工资进一步提高,比如说每小时20元,他就会更舍不得消费休闲了。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比尔·盖茨掉了钱包,钱包里只要少于1 000美元,那就不值得低头去捡,因为在他去捡钱包的几秒钟里,就可以再赚上好几千美金。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的价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人们虽然对舒缓的休闲生活十分向往,但是日渐高昂的休闲时间成本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而不是休闲中去。正如王小波所言:“大多数时候,有钱者不得闲,有闲者没有钱,这山望着那山高,彼此羡慕不已。”
2.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激烈的岗位竞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9%,是近代历史上持续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2009年我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达15.6%,首度超过日本(15.4%),位居世界第二,美国以19%的份额仍然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这三个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相加正好为全世界的一半。然而,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劳动者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渣打银行的一位经济分析师曾专门研究并发表报告:中国工作生活节奏过快,过一年相当于美国四年——这可以理解为:中国人一年干了美国人四年的活。网上一位女性白领这样写道:“我们真的好累,一个月基本都在出差,每每出差都是通宵,疲惫已是家常便饭。”除了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中国的劳动者同时还要面对激烈的岗位竞争。每年中国约有3 000万人等着找工作,尽管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有效地稳定了就业形势,保持了社会稳定,但是2009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仍有915万人,其中大学生的就业率仅为68%,有近200万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13)在工作压力和岗位竞争的双重压迫之下,现代人唯有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毫不犹豫地挤占原本的休息或休假时间用于工作。在全社会呼唤休闲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在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上体现出来的“一长一短”的矛盾现象,的确发人深省。
3.交通拥挤
郭德纲的相声里有这么一个段子:“我们有一前辈,出去抢银行,一下抢了180万,开车就上了北三环了,正好下午五点半,等警察来的时候,那孙子还跟那堵着呢。”这段令人捧腹的相声家喻户晓,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反映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拥挤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与城市人口的增多,交通拥挤似乎也成了每个城市一大久治不愈的顽症。以北京为例,有报道称,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情况正日益恶化,每天堵车时间已由2008年的3.5小时增至现在(2010年)的5小时(14),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市民每天要花3至5个小时在上下班路上。交通拥挤不仅大大提高了平时出行的时间成本,挤占了现代人的休闲时间,而且对人们的精神和体力带来了双重负担,在汽车的轰鸣声和尾气中,很多人会产生焦灼感、恼怒感,有些驾车者甚至因此而患上了“路怒症”,动辄口出恶言,拳脚相向甚至毁损他人财物,情绪暴躁且不能自控,为社会治安造成了不利影响。一到周末,出行车辆更多,堵车更严重,有些市民索性哪都不去选择待在家中(见图2-2)。
图2-2 交通拥挤似乎成了每个城市一大久治不愈的顽症
4.现代疾病
所谓现代疾病是相对于传统疾病而言的。现代科技和医学的进步使得很多过去的传统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近五六十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现代人作息习惯和生活节奏与过去已然大不相同,在以前常见的病现在已少见的同时,以前的罕见病现在的发病率却在直线上升。所以,我们将现代人容易患上的疾病统称为现代疾病。具体而言,现代疾病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精神性和心身性疾病(15)突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1/4的人存在有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再由这些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转而导致了躯体方面的问题,全球每年由于精神创伤直接导致了500万人死亡。由此可见,对现代人来说,所谓的健康不只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健康,或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和性格健康。现代疾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大部分疾病是由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过于紧张、工作节奏过快,而工作和生活又常常以牺牲休闲活动方式为前提,因此造成了现代人精神压力过大,从而为各种疾病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在中国,据一项针对全国14 000多名职场人士压力状况的调查显示,参加工作5年左右的人,有55%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中间,有42%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压力“比较大”,16%认为压力“极大”或“很大”。心理学家由此得出:压力已经成为职场人士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白领一族中,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危机。在现代疾病的阴影下,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从未有过的生活现象的侵扰,压力、焦虑、沮丧等种种心理障碍使得很多人终日萎靡不振,浑身乏力,不思进取,不愿工作,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来,日常普通的生活质量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休闲娱乐了。
二、现代人休闲时间的使用特点
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压力的日渐加大和岗位竞争的日趋激励,城市越发拥堵的交通和现代疾病这四大因素制约了现代人休闲的步伐,也为现代人休闲时间的分配和使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由于休闲时间使用方式的多样性,所以人们在各时间段内所从事的活动也会有明显的区别,但是,无论中外,从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时间的分配看,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1.休闲时间分配的不均衡性
1997年,中科院在对我国北京、西安、沈阳、南京和广州五大城市居民关于生活时间分配的调查中发现,无论经济发达地区,抑或是相对落后地区,在休闲时间的使用方面,反映出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收看电视的时间,竟然要占去所有休闲时间的一半以上。在五大城市中,平均每天收看电视占用休闲时间最多的是西安,为59%,最少的是沈阳人,也有55%。(16)2008年,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通过PPS抽样方式对三地居民的闲暇时间分配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与十多年前相差无几,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看电视都是闲暇时间里占有时间最长的活动,占总闲暇时间的48%,只有约3%的人几乎不看电视或者非常少看电视,80%以上的人会几乎每天都看电视,看电视显然是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项休闲活动。
在西方发达国家,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同样把越来越多的休闲时间主要花费在看电视上。通常说来,美国人平均每周有休息时间为40小时,但仅仅有2.2小时用于户外活动、体育、艺术、戏剧、游戏以及其他个人爱好的娱乐活动,约有15个小时都花在看电视上面,占每周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比例高达37%。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视开始广泛进入美国人的家庭,并在家庭中逐渐形成了以电视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显然,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电视毫无疑问都成为现代人最为主要的休闲活动方式,从而占用了人们最多的休闲时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一种消遣方式,看电视所耗费的体力和精力相对较小,只要坐在沙发里,随意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地享受电视节目带来的乐趣,非常适合现代人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和追求舒适的休闲需求;其次,作为一种与外界联系的手段,看电视可以获取的信息量非常庞大。人们通过电视了解外部世界,足不出户便能知天下事,在一定程度上,电视的出现给了人们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的机会,也极大地缓解了工业社会环境下个体生存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因此,有人甚至将电视、阳光、空气和水视为现代人生存的四大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休闲方式可供人们选择,但是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人们对看电视这种休闲方式的偏爱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休闲时间分配的不均衡性是当前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将是延续多年的基本趋势。
2.休闲时间使用的效率倾向
为了追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求高速和效率,竭尽全力抓住生活的每一分钟去做更多的事情,生活的快节奏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越来越多的人感觉生活更加匆忙,总有事情等着去做,完成了一个目标还有下一个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节奏下,现代人在休闲时间的使用上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效率倾向:
首先,休闲活动的速度加快了。现代人在选择休闲活动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可以迅速完成的休闲活动,比如打牌、玩桌面游戏等,这些游戏胜负瞬间可知,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而在进行休闲活动的时候,现代人则有意无意地遵循着“高效快速”的原则。例如,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更多的旅游景点;而在景点游览中,又往往选择缆车或景区内的导览车来代替徒步观赏;见到美丽的景致,能坐下来静静欣赏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诚然,这样的休闲方式确实节省了时间,但却难以领略到休闲的意境和意味。
其次,在休闲过程中,现代人往往习惯同时进行一种以上的活动,如一边吃饭,一边看体育节目;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同时听着录音歌曲,嘴里还吃着早餐或午餐;最后,精确安排各项休闲活动的时间。如在一个晚上计划先去超市购物,再参加朋友的生日Party,然后还要去影剧院。每项活动时间精确、严丝合缝。
西方有学者将此称之为“时间深度利用”,认为这种对时间的利用方式在帮助人们获取成就方面或许有某些优点。然而,它也意味着人们在休闲期间几乎从而真正投入地、充分地经历一切。休闲时间被效率所左右,将导致休闲与工作没有任何区别。匆忙感和压力感带给我们的危害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正如古代雅典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对时间饥饿的后果是“让人感觉从未生存过”,在匆匆忙忙的步履中,我们过着一种压缩的生活,原本自由的“休闲”也被异化为人生的另一种桎梏。
【阅读材料】
麦当劳化:另一种桎梏
在一个麦当劳化的社会和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休闲最本质的自由性和创造性正在消失。不仅如此,以“效率”为标志和以“利润”为导向的“合理化”正使休闲变得高度的非人化、异己化,进而使城市居民身心受到损害。如何构建一个真正符合人性的休闲世界,这是每一个城市建设者都应关注的现实问题。麦当劳化并不是出现在历史的真空中,它是建立在官僚体制、科学管理和生产装配线等一些原则基础上的。麦当劳化具有一种不折不挠地不断增殖和扩大自己的品格。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起步开始,麦当劳快餐店的经营方式在快餐业中迅速蔓延。该公司一位总经理说:“我们的目标是:在世界范围内完全主宰快餐服务产业。”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已有一万五千多家麦当劳快餐店。
麦当劳化的模式也在其他许多社会机构中蔓延,政治、教育、工作、医疗、家庭生活……事实上,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受到麦当劳化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休闲领域。一位“儿童运动乐趣和健身俱乐部”的奠基人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愿成为儿童乐趣和健身业务的麦当劳。”
就麦当劳化的休闲而言,它同样具有麦当劳快餐店、官僚体制的合理化所带来的优势。首先是效率,它可以让休闲者花较少的努力更快地取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让休闲提供者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即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和快餐店的装配线一样,休闲也是以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着。如团队旅游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得以高效地将人们从一个旅游景点运往另一个旅游景点的机制。
以效率的名义,休闲产品和活动也可以被简化。“麦氏报纸”类似于一种“开胃小吃”,由于把重点放在那些轻松的新闻和彩色的画片上,报纸的主要功能也就显得是娱乐性的了。相对于看“麦氏报纸”,阅读“严肃的”报纸显然是低效且“浪费”的了。
麦当劳化具有可预测性,即确保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是一样的。就休闲旅游来说,个人签约参加团队旅游是因为这样的旅游不会出现意外的情况。程式化的活动、餐馆、酒店、运输工具、同行的团队成员、导游等等,这一切都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每天提供的行程表,让游客们为能够确切地知道每天乃至每小时将做什么而感到满意。同样,合理化的野营、探险等等,也并不能让人们去接触大自然的不可预见性,它们不过是日常生活在另一环境下的重演而已。
(资料来源:徐明宏.休闲的失位与错位[N].文汇报,2005-01-14.)
3.休闲时间的使用受到性别、年龄和职业等特性的影响和制约
由于性别、年龄和职业上的不同,人们对于休闲时间的使用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一般而言,女性要比男性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这会减少其闲暇时间。在美国,已婚妇女承担了70%~80%的家务劳动。当女性结婚后,它家务劳动时间将迅速上升,而当家庭有了小孩以后,她所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将会是男性的三倍。(17)而在加拿大,如图2-3、图2-4所示,女性休闲娱乐的时间是5.3小时每天,而男性是5.7小时每天。在年龄上,24岁以前和55岁以后的人们明显要比其他年龄段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休闲娱乐。(18)
图2-3 加拿大男性和女性休闲娱乐时间比较
资料来源:2006年加拿大年鉴。
图2-4 2005年加拿大不同年龄段人们休闲娱乐时间比较
资料来源:2006年加拿大年鉴。
三、我国居民休闲时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休闲时间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实。但是和西方相比,国内大部分居民的闲暇活动多为无指向性和随意性,创造性导向和公益性休闲活动都还太少,我国居民在休闲时间的使用上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城市居民休闲时间虽有明显增加,但是休闲活动单调,活动种类不丰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将看电视作为其主要的闲暇活动。在看电视的人群中,无论工作日还是在周末,约1/3的人每天要看2小时电视。
(2)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休闲时间是以闲置的形态出现的。例如,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城市中,每天看书的人只有1/3,有2/3的人则是“偶尔看书”或“从不看书”。每天抽时间锻炼的人只占到了1/4,有近一半的人是从不锻炼或健身的。(19)
(3)青少年群体学习压力大,自由发展空间狭小,闲暇时间的利用与分配表现单调、畸形。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误导,学生的学习时间成倍增加,挤掉了课余休息时间,占有了双休日、寒暑假,连学生的父母也一起陪着孩子接受各种补课,严重制约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自然天性受到压抑,思想创造性明显不足。
(4)相对中青年人,中国老年人的休闲时间更为充裕,休闲消费则偏好与花钱较少的活动,但是老年人在休闲时间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看电视的时间所占比例最高,它带来的直接副作用是老年人缺少运动;二是休闲内容平庸化,休闲行动被动化,这与国内社区建设不能充分地适应老年人的休闲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报纸杂志、文字作品、影视、舞蹈、戏曲等文化艺术形式远离老年人,使得老年人的精神食粮匮乏。
(5)即便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国经济比较发达、休闲文化比较盛的大城市而言,人们经常参加的休闲活动仍以居家、社区、市内活动为主。据调查显示,有2/3的人从未旅游,1/3的人群会偶尔外出旅游,时常外出旅游的人非常少,只有4%。(20)
(6)由于缺乏引导,中等教育程度者休闲时间的利用空间狭隘,观念陈旧,休闲技能十分缺乏。超过60%程度为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和技校的人群几乎每天打牌、打麻将、玩游戏。其中每天玩1个小时以下和1~2个小时的比例各占到20%~40%。
2.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居民目前在休闲时间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休闲观,尽快推进“休闲教育”进入中国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社区教育体系中。政府有责任帮助全体国民培养起各种休闲的意识和能力,包括甄别休闲行为价值判断的能力、选择和评估休闲活动的能力以及合理运用闲暇时间的意识和理解能力等。
(2)积极发掘和利用居民潜在的“以闲置的形式出现的休闲时间”,以社区为依托,以开辟各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为平台,适时地组织比赛、经验交流、技艺切磋、社区文体表演等,从而丰富居民的休闲生活。
(3)旅游是现代人较为青睐的休闲方式之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旅游资源开发不协调,在节假日部分景区出现的井喷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因此造成很多人望“游”却步。因此,对旅游的引导应该由经济事业转向文化体验、培养情趣等方面。注重旅游对旅游者所产生的文化价值,重视对旅游者旅游心态和良好行为的培养,提高旅游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积极开发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4)政府在未来规划经济GDP的同时,要考虑增加人文GDP(文化、教育、科学素养、博爱之心、志愿者行动、乐善好施、社会公德等)的指标体系。科学、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自律、他律和法律加以矫正人的行为方式,尤其对人民大众的休闲时间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自觉地把生活方式纳入科学的轨道,实现居民身心健康的统一。
【阅读材料】
休闲时间:数字生活当道?
一项旨在探究人们上网行为和态度的TNS全球调研“数字世界、数字生活”显示,从参与调研的16个国家的民众总体来看,人们把接近1/3的休闲时间花在了网络上。报告显示,无论有多少休闲时间(每天最多有2小时或者每天有7到8小时的休闲时间),人们一般都把30%的休闲时间花在了网络上。
TNS Global Interactive董事总经理Arno Hummerston说:如果我们的休闲时间是如此宝贵,那为什么我们还把接近1/3的时间花在网络上?TNS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正在更有效地利用我们宝贵的时间,特别是通过使用网络,这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支配休闲时间。上网可以帮助人们更快捷、更有效地完成某些任务和活动。把有价值的时间花在了网络上,实际上为我们休闲生活创造了更多时间。越来越多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这也就解释了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变得越来越数字化。
报告同时显示,25岁以内的年轻人是最热衷于网络生活的。接受访问的这类人群表示,他们有超过1/3的时间(36%)花在网络上。中国的年轻人网络化程度更高,他们通常把一半的休闲时间用于上网。
此外,日本和韩国的网民通常被认为在网络世界中富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上网的时间更多。这两个国家的民众表示,他们目前通常把2/5的休闲时间用于上网。而有些人群确实比其他人群更热衷于上网。例如,在接受访问的16个国家中,学生们称他们39%的时间用于上网。家庭主妇也不容小觑:在美国,接受访问的这类人群称自己38%的休闲时间花在上网上,可能源于在线购买食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英国,网络购物总支出位居所有国家前列,目前每月一般达到10亿英镑。
(资料来源:市场调查公司Mintel2008年的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