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同轴电缆的布线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中,对同轴电缆的粗缆和细缆有三种不同的构造方式,即细缆结构、粗缆结构和粗/细缆混合结构。
1.细缆结构
细缆网络结构如图2-11所示。
图2-11 细缆网络结构示意图
(1)硬件配置
a.网络接口适配器:网络中每个节点需要一块提供BNC接口的以太网卡、便携式适配器或PCMCIA卡。
b.BNC-T形连接器:细缆Ethernet上的每个节点通过T形连接器与网络进行连接,其水平方向的两个插头用于连接两段细缆,与之垂直的插口与网络接口适配器上的BNC连接器相联。
c.电缆系统:用于连接细缆以太网的电缆系统包括:
细缆(RG-58 A/U):直径为5mm,特征阻抗为50Ω的细同轴电缆。
BNC连接器插头:安装在细缆段的两端。
BNC桶型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段细缆。
BNC终端匹配器:BNC 50Ω的终端匹配器安装在干线段的两端,用于防止电子信号的反射。干线段电缆两端的终端匹配器必须有一个接地。
d.中继器:对于使用细缆的以太网,每个干线段的长度不能超过185m,可以用中继器连接两个干线段,以扩充主干电缆的长度。每个以太网中最多可以使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干线段电缆。
(2)技术参数
最大的干线段长度:185m;
最大网络干线电缆长度:925m;
每条干线段支持的最大节点数:30;
BNC-T形连接器之间的最小距离:0.5m。
(3)特点
a.容易安装;
b.造价较低;
c.网络抗干扰能力强;
d.网络维护和扩展比较困难;
2.粗缆结构
粗缆以太网结构如图2-12所示。
图2-12 粗缆以太网结构示意图
(1)硬件配置
建立一个粗缆以太网需要一系列硬件设备,包括:
a.网络接口适配器:网络中每个节点需要一块提供AUI接口的以太网卡、便提式适配器或PCMCIA卡。
b.收发器(Transceiver):粗缆以太网上的每个节点通过安装在干线电缆上的外部收发器与网络进行连接。在连接粗缆以太网时,用户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标准的以太网(IEEE802.3)类型的外部收发器。
c.收发器电缆:用于连接节点和外部收发器,通常称为AUI电缆。
d.电缆系统:连接粗缆以太网的电缆系统包括:
粗缆(RG-11 A/U):直径为10mm,特征阻抗为50Ω的粗同轴电缆,每隔2.5 m有一个标记。
N-系列连接器插头:安装在粗缆段的两端。
N-系列桶型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段粗缆。
N-系列终端匹配器:N-系列50Ω的终端匹配器安装在干线电缆段的两端,用于防止电子信号的反射。干线电缆段两端的终端匹配器必须有一个接地。
e.中继器:对于使用粗缆的以太网,每个干线段的长度不超过500m,可以用中继器连接两个干线段,以扩充主干电缆的长度。每个以太网中最多可以使用4个中继器,连接五段干线段电缆。
(2)技术参数
最大干线段长度:500 m;
最大网络干线电缆长度:2500 m;
每条干线段支持的最大节点数:100;
收发器之间最小距离:2.5 m;
收发器电缆的最大长度:50 m。
(3)特点
a.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网络抗干扰能力强;
b.具有较大的地理覆盖范围,最长距离可达2 500m;
c.网络安装、维护和扩展比较困难,造价高。
3.粗/细缆混合结构
(1)硬件配置
在建立一个粗/细混合缆以太网时,除需要使用与粗缆以太网和细缆以太网相同的硬件外,还必须提供粗缆和细缆之间的连接硬件。连接硬件包括:
N-系列插口到BNC插口连接器。
N-系列插头到BNC插口连接器。
(2)技术参数
最大的干线长度:大于185m,小于500m;
最大网络干线电缆长度:大于925m,小于2500m;
为了降低系统的造价,在保证一条混合干线段所能达到的最大长度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细缆。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在一条混合的干线段中能够使用的细缆的最大长度:t=(500 − L) / 3.28。
其中:L为要构造的干线段长度,t为可以使用的细缆最大长度。
例如,若要构造一条400m的干线段,能够使用的细缆的最大长度为:(500 − 400) / 3.28= 30 m。
(3)特点
a.造价合理;
b.网络抗干扰能力强;
c.系统复杂;
d.网络维护和扩展比较困难;
e.增加了电缆系统的断点数,影响网络的可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