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硬盘的物理扇区与逻辑扇区
1.硬盘的柱面、磁头和扇区
(1)柱面
由于硬盘的盘体是由多个盘片重叠在一起构成的,每个盘片的每个面都被划分成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磁道,整个盘体中所有磁面的半径相同的同心磁道就称为“柱面”。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称谓硬盘的逻辑盘容量划分时,往往用柱面数而不用磁道数。例如说硬盘的某逻辑盘有750或1000个柱面,而不说有750或1000个磁道。
(2)磁头
硬盘“磁面”的概念与软盘类似,它是指一个盘片的两个面,其编号方式为:第一个盘片的第一个面为0,下一面为1;第二个盘片的第一个面为2,下一面为3;其余以此类推。在硬盘中,一般来说在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时,不再称磁面0、磁面1、磁面2,而是称其为磁头0、磁头1、磁头2。
(3)扇区
在老式扇区中,由于每个磁道的扇区数相等,所以外道的记录密度要远低于内道,因此会浪费很多磁盘空间(与软盘一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硬盘容量,人们改用等密度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说,外圈磁道的扇区比内圈磁道多。采用这种结构后,硬盘不再具有实际的3D(柱面、磁头、扇区)参数,寻址方式也改为实际的线性寻址方式,即以逻辑扇区为单位进行。
为了与使用3D寻址的老软件兼容(例如使用BIOSINT13H接口的软件),在硬盘控制器内部安装了一个地址翻译器,由它负责将老式3D参数翻译成新的线性参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硬盘的3D参数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原因,即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3D参数,例如LBA、LARGE和NORMAL。
逻辑扇区是物理扇区的一组连续数字(从0开始)的编号。例如,一个逻辑扇区的表示方法是“2736扇区”,而不用3D参数“100柱面、2磁头、1扇区”。
由于采用了线性寻址方式,硬盘在进行数据读/写操作时,操作系统不再直接使用3D物理扇区进行分配,而是使用逻辑扇区数。
使用逻辑扇区有以下两种原因:
1)逻辑扇区可使硬盘在进行读/写操作时脱离柱面。DOS/Windows操作系统假设硬盘的全部存储区域都由一系列的扇区组成,每个扇区固定地包含512个字节。
2)在硬盘中每4、8、16个或更多的扇区组成一个簇,在对一个具体的簇进行读/写操作时,操作系统划分一个一维数据的逻辑扇区号,要比表明“簇200”在“柱面40、磁头2、扇区5~12”要简单。如果一个簇的扇区跨越在两个盘面(即两个磁头)之间,用“柱面、磁头、扇区”的表示方法就更复杂了。
2.物理扇区与逻辑扇区的对应关系
以一个具有4磁头、每道17个扇区的硬盘为例,来说明逻辑扇区的编号方式。
(1)柱面0、磁头0和扇区1为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操作系统不可在此区进行读/写操作。
(2)逻辑扇区从DOS分区空间的起始处(例如柱面0、磁头1、扇区1)开始编号,该磁道上的1~17扇区的逻辑扇区号为0~16。
(3)DOS移到柱面1、磁头2、扇区1开始编号,该磁道上的1~17扇区的逻辑扇区号为17~33。
(4)再移到柱面1和磁头0,继续编号,直到编完硬盘最后一个柱面(盘体的最内圈)的最后一个磁头(该例是磁头3)的最后一个扇区。
硬盘的第一个物理扇区称为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扇区(MBR),而DOS区域的第一个或者说在磁盘上“分区”的第一个扇区称为DOS引导记录扇区(DBR)。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