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舆论思想的现代性困惑

舆论思想的现代性困惑

时间:2023-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舆论思想的现代性困惑将兴起和演变中的舆论思想这个问题置入一幅波澜壮阔、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近代历史画卷进行思考。此外,还将重点考察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往的历史背景下近代中国舆论思想的演进与变迁,力图全面还原并双向反思近代中国舆论思想。
舆论思想的现代性困惑_近代中国舆论思想变迁

第一节 舆论思想的现代性困惑

将兴起和演变中的舆论思想这个问题置入一幅波澜壮阔、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近代历史画卷进行思考。我们不禁从历史纵向延续与世界横向交流的双重角度发问:在近代中国的语境下,舆论是现代概念还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概念?舆论是现代产物还是传统产物?如果舆论是由传统产物不断演变成的现代产物,那么演变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受到哪些历史条件、时代变化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同的社会阶层的舆论思想是否也会相应的有所不同?再者,作进一步深入思考,回想历史的时针拨向东西文明碰撞的关口,假设来自西方的舆论(public opinion)是一个现代产物,携带着特定的西方文明理念因子,那么英文词组“public opinion”,在一百多年前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是如何被前人翻译成为汉语中的“舆论”?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翻转的过程中,能指不仅由拼音字母变成象形方块字,所指也发生了潜在变异。这些潜在变异包括哪些内容?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本书试图从复合线索与多元视角探讨“舆论思想”的变迁过程及其内容特点。主要包括从历史纵向传承的角度考察近代中国舆论思想的溯源及其流变,并结合中外舆论思想的发遽,求索舆论思想在演变的过程中所折射出的社会动因与时代观念,以及从思想的生产、符号的传播与意识形态控制的角度,考察在不同历史情境下思想生产者与传播者的主体——近代知识精英的权力结构及其格局纠葛下的舆论思想变化。此外,还将重点考察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往的历史背景下近代中国舆论思想的演进与变迁,力图全面还原并双向反思近代中国舆论思想。

现如今,舆论已经不经意间在中国变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跨文本语词(暂且不称之为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决策。执政党的施政纲领、国务院的政府报告、政治家的演讲、学术研究的论作、组织的公关活动、普通人的日常交谈,我们都会频繁地看到、听到或者说到这个词语。有趣的是,中国人还会在舆论后面再加两个字,监督、压力或导向,即舆论监督、舆论压力或舆论导向,两个毫无关联的词语的搭配与组合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而这些更能传递出国人的现有认知水平——对于中国人而言,舆论似乎携带着某种不言自明的力量,蕴藏着威慑力,甚至一种反抗政治腐败与社会不公的民间权力。这样的思想底色是何时涂抹上的?又将如何发生偏转?大千世界中是否果然存在着一股舆论的力量呢?如果有,它在现实环境中是如何发生并发展的?如果无,它又是如何成为一种想象或虚拟的?并且,是否存在一种似有似无的中间灰色地带呢?这些都有待探究与回答,这样的学术努力也是有价值的。

一般而言,当某个概念、事物或领域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神秘或暧昧的想象时,那首先说明我们对它并没有完全透彻的科学认识。一番分析之后,问题更加凸显在我们面前:近代中国是如何认识并思考舆论现象与舆论理论的?近代中国舆论思想变迁的整体面貌是怎样的?不同时代条件下的舆论思想是否各尽不同?近代中国是否对舆论存在某种程度的有意或无意的误读?是否赋予舆论这个概念一定的社会理想与政治想象?舆论、公论与民意是否具有同一性?舆论在近代史中是如何与西方民主思想交配在一起,形成一种暧昧复杂的意念或所指的?以问题为导向,本书将力图用历史眼光与本土视角去重新追导、考证与思辨近代中国的舆论思想变迁的内容与特点,力图还原舆论思想及其思想资源与派生思想之间的内在关系,揭开这个近代史中被复活与重写的语词及其思想所携带的神秘面纱。而且,这个问题的解决随着我国现代化文明进程的推进而变得更为迫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