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数控加工程序的格式
国家标准GB8870-88对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结构和格式作出了规定。
1.程序结构
一个完整的加工程序由程序号、程序段和程序结束符号等组成。
在加工程序的开头要有程序号,以便进行程序检索。程序号就是给零件数控加工程序一个编号,并说明该零件加工程序开始。程序段则表示加工程序的全部内容。程序结束可用指令M02或M30作为整个程序结束的符号来结束程序,程序结束应位于最后一个程序段。
下面是一个钻孔加工程序的实例。工件如图3-1所示,4个φ8mm孔用φ8mm钻头一次钻通。其钻孔程序如下:
图3-1 钻孔编程示例
该程序由9个程序段组成,其中:O0001为程序号,N10-N90为程序段号,M02为程序结束指令。每个程序段完成一种动作,例如 N10的内容是换1号刀。N20的内容是主轴顺时针旋转,转速度为1000r/min。N40的内容是用G81钻孔循环钻孔:刀具快速点定位至X20,Y40处;快速下刀至距工件上表面2mm处;工进钻孔到Z-12mm处;快退至钻头尖端距工件上表面2mm处;进给速度为80mm/min。
2.程序格式
(1)程序段的构成要素
数控加工程序由若干个程序段组成。每个程序段包含若干个指令字(简称字),每个字由若干个字符组成。
① 字符:程序中的每一个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均称为字符。
② 字:能表示某一功能的、按一定顺序和规定排列的字符集合称为字。数控装置对输入程序的信息处理,以字为单位来进行。例如G01是一个字,由字母G及数字0、1组成,字G01定义为直线插补。X-42.3也是一个字,它表示刀具位移至X轴负方向42.3mm处。
③ 程序段:一个程序段表示数控机床的一种操作,对应于零件的某道工序加工。程序段由若干个代码字组成。下面是某格式的一个程序段:
该程序段命令机床用1号刀具以300r/min的速度正转,并以60mm/min的进给速度直线插补运动至X80.5mm和Z-35mm处。
(2)程序段格式
程序段格式是指一个程序段中各自的特定排列顺序及表达形式。不同的数控系统,程序段格式不一定相同。格式不合规定,数控装置会发出出错报警。
程序段格式主要有固定顺序程序段格式,带分隔符的程序段格式,以及字地址可变程序段格式三种。固定顺序程序段格式现在已很少采用。
带分隔符的程序段格式采用分隔符号将各字分开,每个字的顺序所代表的功能固定不变,这种程序段格式不直观易出错,常用于功能不多、相对固定的数控装置中。如我国数控线切割机床的数控装置多采用3B或4B带分隔符的程序段格式,B为分隔符号,其一般格式为:BXBYBJGZ。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是字地址可变程序段格式,前面所举例子就是使用这种程序段格式。字地址可变程序段格式具有如下特点:
① 在程序段中,每个字都是由英文字母开头,后面紧跟数字。字母代表字的地址,故称为字地址格式。
② 在一个程序段中名字的排列顺序并不严格,但习惯上仍按一定顺序排列,以便于阅读和检查。
③ 尺寸数字可只写有效数字,不必写满规定位数。
④ 不需要的字及与上一程序段相同的模态字可以不写。模态字也称续效字,指某些经指定的G功能和M、S、T、F功能,一经运用,它就一直有效,直到出现同组的其他模态字时才被取代。
采用这种程序段格式,即使对同一程序段,写出的字符数也可以不等,因此称为可变程序段格式。优点是程序简短、直观、不易出错。
字地址格式程序段输入计算机时,每一地址码决定其后数据所进入的存储器地址单元,下一个地址字的出现,说明前一地址字的结束。
(3)主程序与子程序
在一个加工程序中,如果有几个一连串的程序段完全相同,为缩短程序,可将这些重复的程序段串单独抽出,编成一个程序供调用,这个程序称为子程序。子程序可以被主程序调用,同时子程序也可调用另外子程序。
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可用M98指令,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可用M99指令。
调用子程序的格式为:M98 P_L_
式中:P值为被调用的子程序号,L值为反复调用子程序的次数。
调用子程序例子如下:
上例中,在执行了M99返回指令后,主程序继续执行下一个程序段(N040段)的内容。如果返回指令用M99 P_,例如M99 P070,则在调用了子程序后,将返回主程序段号为N070的程序段去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