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位置检测元件的维护
(1)光栅
光栅有两种形式:一是透射光栅,即在一条透明玻璃片上刻有一系列等间隔密集线纹;二是反射光栅,即在长条形金属镜面上制成全反射或漫反射间隔相等的密集线纹。光栅输出信号有:两个相位信号输出,用于辨向;一个零标志信号,用于机床回参考点的控制。对光栅尺的维护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防污。光栅尺由于直接安装于工作台和机床床身上,因此,极易受到切削液的污染,从而造成信号丢失,影响位置控制精度。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轻微结晶,这种结晶在扫描头上形成一层薄膜且透光性差,不易清除,故在选用切削液时要慎重。
②防水雾。加工过程中,切削液的压力不要太大,流量不要过大,以免形成大量的水雾进入光栅。
③光栅最好通入低压压缩空气(10.5 Pa左右),以免扫描头运动时形成的负压把污物吸入光栅。压缩空气必须净化,滤芯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
④清洁。光栅上的污物可以用脱脂棉蘸无水酒精轻轻擦除。
⑤防振。光栅拆装时要用静力,不能用硬物敲击,以免造成光学元件的损坏。
(2)光电脉冲编码器
光电脉冲编码器是在一个圆盘的边缘上开有间距相等的缝隙,在其两边分别装有光源和光敏元件。当圆盘转动时,光线的明暗变化,经光敏元件变成电信号的强弱,从而得到脉冲信号。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有:两个相位信号输出,用于辨向;一个零标志信号(又称一转信号)用于机床返回参考点的控制。另外,还有+5V电源和接地端。编码器的维护主要注意两个问题。
①防振和防污。由于编码器是精密测量元件,使用或拆装时要与光栅一样注意防振和防污问题。污染容易造成信号丢失,振动容易使编码器内的紧固件松动脱落,造成内部电源短路。
②防止连接松动。脉冲编码器用于位置检测时有两种安装形式,一种是与伺服电动机同轴安装,称为内装式编码器;另一种是编码器安装于传动链末端,称为外装式编码器,当传动链较长时,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减小传动链累积误差对位置检测精度的影响。不管是哪种安装方式,都要注意编码器连接松动的问题。由于连接松动,往往会影响位置控制精度。另外,在有些交流伺服电动机中,内装式编码器除了位置检测外,同时还具有测速和交流伺服电动机转子位置检测的作用,如三菱HA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中的编码器(ROTARY EN—CODER OSE253S)。因此,编码器连接松动还会引起进给运动的不稳定,影响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换向控制,从而引起机床的振动。
(3)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电磁感应式的高精度位移检测元件,它由定尺和滑尺两部分组成,两者相对平行安装,定尺和滑尺上的绕组均为矩形绕组,其中定尺绕组是连续的,滑尺上分布着两个励磁绕组,即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分别接入交流电。对感应同步器的维护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安装时,必须保持定尺和滑尺相对平行,且定尺固定螺栓不得超过尺面,调整间隙在0.09~0.15mm为宜。
②不要损坏定尺表面耐切削液涂层和滑尺表面一层带绝缘层的铝箔,否则,会腐蚀厚度较小的电解铜箔。
③接线时要分清滑尺的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其阻值基本相同,这两个绕组必须分别接入励磁电压。
(4)旋转变压器
旋转变压器输出电压与转子的角位移有固定的函数关系,可用作角度检测元件,一般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大型机床的粗测及中测系统。对旋转变压器的维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接线时,定子上有相等匝数的励磁绕组和补偿绕组,转子上也有相等匝数的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但转子和定子的绕组阻值却不同,一般定子电阻阻值稍大,有时补偿绕组自行短接或接入一个阻抗。
②由于结构上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相似,因此,碳刷磨损到一定程度后要更换。
(5)磁栅尺
磁栅是由磁性标尺、磁头和检测电路三部分组成。磁性标尺是在非导磁材料(如玻璃、不锈钢等)的基体上,覆盖上一层l0~20μm厚的磁性材料,形成一层均匀而规则的磁性膜。对磁栅尺的维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能将磁性膜刮坏,防止铁屑和油污落在磁性标尺和磁头上,要用脱脂棉蘸酒精轻轻地擦其表面。
②不能用力拆装和撞击磁性标尺和磁头,否则会使磁性减弱或使磁场紊乱。
③接线时要分清磁头上激磁绕组和输出绕组,前者绕在磁路截面尺寸较小的横臂上,后者绕在磁路截面尺寸较大的竖杆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