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有哪些

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4-10-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媒体通信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因而,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编码器、多种传输媒体接口及多种显示方式,并能和多种存储媒体进行信息交换。由此可见,多媒体通信系统要求存储量大的数据库和高传输速率的通信网络。

7.7 多媒体通信

21世纪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美国政府于1993年11月提出了旨在建立全国综合信息业务网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计划,根据NII计划的目的、特点与建设思路,人们习惯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美国之后,日本、英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相应提出了自己的信息基础建设计划。我国也提出了“中国信息基础设施”(CII)计划。可见21世纪将会以信息技术为标志。

今后的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除传送图像信号外,还包括声音、文字、数据等多种信号,除了电视信号的分配外还包括了众多交互式通信的内容,故在此有必要对今后的通信系统作一简要介绍,即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并蓄兼收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等优点。

1.多媒体信息的特点

(1)类型多种: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包括多种形式,同一种信息类型在速率、时延以及误码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编码器、多种传输媒体接口及多种显示方式,并能和多种存储媒体进行信息交换。

(2)码率可变:多种传输信息要求多种传输码率。例如,低速数据的码率仅每秒几百比特,而活动图像的传输码率高达每秒几十兆比特。由此可见,多媒体通信码率必须可变。

(3)时延可变:压缩后的语音信号时延较小,而压缩后的图像信号时延较大,由此产生时延可变导致多媒体通信中不同类型媒体间的同步问题。

(4)连续性和突发性:多媒体通信系统在传输数据信息时是突发的、离散的、非实时的;而活动图像则是实时的、连续的、突发的,数据率高;语音信号数据率低,非突发的、实时的。

(5)数据量大:多媒体通信系统传输活动图像数据量大,一张650MB的CD-ROM盘片仅能存储74 min的经MPEG-1标准压缩后的数字录像信号。经MPEG-2标准压缩后的一部故事片(片长2h左右 )在平均码率3Mb/s时,需要约3GB的存储量,当传送未经压缩的HDTV信号时,传输速率高达1Gb/s。由此可见,多媒体通信系统要求存储量大的数据库和高传输速率的通信网络。

2.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及通信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

(1)硬件平台

随着技术不断更新,计算机处理能力飞速提高,中央处理器型号几个月就更新一次。我国自行生产的银河3号巨型计算机每秒钟可计算三亿次,存储能力从0.4~1.2MB的磁盘至650MB的CD-ROM,再到能存1~8GB的WORME以及足够的压缩技术,使声视信息可以从多媒体计算机上自由地存取。涉及媒体采集演播的摄像系统、监视器、声像卡都不同程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2)软件平台

与传统终端相比,多媒体终端在表征方式上有三多,即多任务、多设备、多信息。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控制机制来将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分配给多个并发任务并协调任务的进程,同时驱动多台设备;能用一致的方法与不同厂商的设备接口;能接纳不同来源的、有不同编码方式的各种应用程序;并且能够将上述复杂的操作过程用简单的、用户可以理解的、便于操作的方式向用户呈现。

多媒体软件平台分为三个层次:即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创作工具和多媒体应用软件。通常称操作系统为第一平台,创作工具为第二平台。典型的多媒体操作系统包括微软的Windows、IBM的OS/S。多媒体创作工具具有操纵多媒体信息、进行全方位动态综合处理的能力。多媒体应用软件可分为提供节目和提供环境两大类型。

(3)通信网络技术

多媒体通信对网络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媒体的多样化,在一个通信网络上同时支持音频、视频、数据、文本的传输。

2.较宽的带宽,网络适应几个Kb/s到数个Gb/s的业务流。

3.业务突发现象,网络能适应带宽突变的业务。

4.性能参数,如时延、误码、同步等必须满足业务对这些性能的容忍程度。

5.在功能上,必须具备呼叫及连接控制、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业务质量参数控制和媒体桥接功能。

现有的各种通信网络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多媒体通信。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由于信息传输速率较低,适合传输话音、静态图像和低质量的视频图像等;局域网(LAN)传输延迟大,只适于文本、图形、图像的非连续媒体的信息数据传输;窄带网N-ISDN能实现综合业务的传输,基本速率接口和基群速率接口能满足压缩视频、音频信号的带宽要求,它是支持可视会议可视电话和传输静止画面的一种有效技术;宽带网(B-ISDN)以同步数字系列SDH为物理层,以异步转移模式ATM为传输与交换方式(以固定长度的信元发送出现的信息),充分利用光纤提供巨大的信道容量进行各种综合业务的传输与交换。因其有电路交换延迟小、分组交换效率高及速率可变的特点,所以作为未来多媒体通信核心技术的还是ATM,作为未来多媒体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络将是B-ISDN,至于其他网如DDN网、CATV网、帧中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