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时间:2024-10-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图表等形式规定下来的装配工艺过程。装配工艺规程对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小装配车间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制订装配工艺规程时需要下列原始资料:产品的装配图纸、零件的工作图、产品的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生产纲领和现有的生产条件等。在试验中,要检查各个机构的工作情况,相互连锁作用、紧固的可靠性、有无失常现象及卡住现象。

第三节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图表等形式规定下来的装配工艺过程。它是指导装配生产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又是进行装配生产计划及技术准备的主要依据,也是设计装配工装、设计装配车间的主要依据。

装配工艺规程对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小装配车间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时需要下列原始资料:产品的装配图纸、零件的工作图、产品的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生产纲领和现有的生产条件等。

一、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与工作内容

1.产品分析

(1)研究产品图纸和装配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2)对装配尺寸链分析与计算,进一步确定保证产品精度的装配方法。

(3)对产品结构进行装配工艺性分析,明确各种零、部件的装配关系。

2.绘制装配系统图

(1)划分装配单元 将产品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装配的单元,以便组织装配工作实现平行或流水作业。装配单元常分为组件、部件和产品。

(2)绘制装配系统图 对于结构比较简单,零、部件又少的产品可只绘出产品装配系统图。对于结构复杂,零、部件又很多的产品,可按装配单元绘制装配系统图,即产品装配系统图中只绘出直接进入总装的零、部件,再绘出进入部件装配的部件装配系统图。如图11-16为较常见装配系统图的形式。

3.装配工艺过程的编制

在编制装配工艺过程时,应根据产品的生产纲领、产品结构特点和现有生产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装配组织形式。

(2)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3)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各工序的具体工作内容。

(4)确定各装配工序的装配规范及各装配工序的时间定额。

(5)确定各工序中的装配质量要求、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工具。

(6)选择和确定所需装配工具、夹具和设备,如要设计装配专用工装,则应拟定设计任务书

(7)确定装配中合理的运输方法和运输工具。

(8)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片(或工序卡片)和检验卡片等。

4.产品的检测和试验

产品在装配好以后,应进行质量检测和试车,检测的项目、标准以及试车的条件可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去进行。

质量检测除检验产品的几何精度外,尚要对发出的功率、转速、燃料消耗及生产率等项目进行检测。不同的产品,检测的项目也不同。

试车一般包括空转试验和载荷试验。在试验中,要检查各个机构的工作情况,相互连锁作用、紧固的可靠性、有无失常现象及卡住现象。

二、划分装配工序的一般原则

1.“预处理工序先行”,如零件的清洗、倒角、清除毛刺与飞边、油漆等工序要安排在前。

2.“先下后上”,先装处于机器下部的有关零、部件,再装处于机器上部的零部件,这样在整个装配过程中,使重心处于最稳定状态。

img441

图11-16 装配系统图

3.“先内后外”,使先装部分不会成为后续作业的障碍

4.“先难后易”,开始装配时,基础件上有较大的安装、调整、检测空间,便于较难零、部件的装配。

5.“先重大后轻小”,一般先安装机体等重大的基础件,再将一些轻小的零、部件装在基础件上。

6.“先精密后一般”,先将影响整台机器精度的零、部件安装、调试好,再装一般要求的有关零、部件。

7.安排必要的检验工序,特别是在完成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有影响的重要工序之后,一定要安排检验工序,检验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后面的装配工序。

8.电线、液压管、润滑油管的安装工序,一定要安排合理,不能疏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