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电火花穿孔加工工艺过程
电火花型孔加工习惯上也称为电火花穿孔加工。电火花穿孔加工的工艺过程一般如下:
1.确定电加工方法
根据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确定电加工的具体工艺方法。电火花穿孔加工根据其加工中对工作电极的使用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类为直接配合法、间接配合法、二次电极法等几种方法。不同的电极工艺方案,其工艺过程不同。
2.电极设计
根据确定的电极使用方案来确定电极的类型、电极材料及电极尺寸、电极板连接结构内容,并根据选定的电加工方法来确定电极的结构类型、电极材料、电极的尺寸及其与电极板的连接方式。
3.确定电加工工艺过程和相应的工艺参数
确定电加工的粗、半精、精加工的工艺过程、具体加工步骤及其电规准参数。
4.电极的制作与组装
根据工艺要求来进行工作电极的加工和调整组装。
5.模具凸、凹模零件毛坯的准备
所谓模具毛坯的准备是指对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的备料工作。由于电火花加工一般属于最终加工,其材料去除效率比较低,在进行电火花加工之前一般要通过其他铣削加工方式将大部分余量都先行去除掉,这种已经去掉粗加工余量的工件对于电火花加工工序来说就是毛坯。
毛坯件的准备工作,包括毛坯件的安装基准面的加工;电火花精加工前的热处理;划线;电加工前多余余量的去除等准备。
6.电极在主轴中的调整安装
工作电极在机床主轴上的安装位置的正确性是电火花加工中非常重要的调整校正工作,它是保证要加工的几何形状处于工件的什么位置的最后一道关键工作,电极的位置校正是否准确将直接决定工件最终的精度和质量。
校正工作包括校正电极相对于工作台的垂直度和平行度,保证电极与工件间的正确位置关系。
7.工件的校正安装
工件的安装工作是保证工件在机床工作台上的正确位置。一般的模具加工多具有单一性特点,可以直接校正工作台上的工件相对于电极的空间位置,但如果是多件生产,往往需要保证工件在机床夹具中的位置正确性,即保证工件在机床上重复安装时的位置统一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件在工位上的定位问题。
8.降下主轴头,调整其与工件间的适当距离
工作电极相对于工件的距离调整很重要,尤其是当工件加工表面是盲孔时,高性能电火花加工机床多设置有能够根据主轴头的驱动压力来自动感知孔底的自动感知测量装置,可以帮助操作。
9.电火花成型加工
选择好工件和电极的极性,选择好适当的电规准,输入工作液,开始进行电火花加工。
10.电规准的转换和加工质量的检查
根据先粗再半精最后精加工的顺序,转换电规准,进行加工,并随时做好检查检验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