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零件视图选择举例
现以图8-5所示支座为例讨论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支座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1.工作部分 支座上部的圆筒具有内腔结构用于支承、包容轴类,为方便螺孔的加工而设计了凸台。
2.安装部分 支座的下部为带有四个螺栓孔的底板,可用螺栓将其安装在基座上。为了减少加工面和接触面,底座的底面做出凹槽。
3.连接部分 支座中部的连接板将工作部分和安装部分连接起来。
支座属于壳体类零件,是机器或部件中的主要零件,多为铸件,且需经过多种机械加工工序。此类零件在视图选择时按工作位置放置,选取最能反映零件结构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一般用三个基本视图和一些辅助视图来表达。
由于支座属于左、右部分和前、后部分对称结构,且内部较为复杂,故主视图选择半剖视图,可以内外兼顾,表达圆筒、连接板和底板的相对位置,圆筒内腔形状、顶端凸台和螺孔以及底板下部的通槽,未剖的右半部分反映了支座的外形。俯视图表达了支座的外形、底板上螺栓孔的形状、分布位置和数量。左视图选用半剖视图,表明了支座宽度方向的内外形状,安装孔在主视图上作局部剖视表达。另外,为表达连接板的围成的腔体断面形状又增加了A—A剖面图。这样就得到支座的初步表达方案如图8-5(a)所示,三个基本视图和一个断面图。
由于支座的外形简单,主视图不必保留外形,因而可改为全剖视图,主要用来反映内部结构形状。表达底板上螺栓孔的局部剖视改在了左视图。因为主、左视图已将筒体表达清楚,俯视图不需重复表达,把俯视图画成A—A剖视,省略了一个A—A断面图。这样,就得到第二个方案如图8-5(b)所示。比较方案(a)和方案(b),后者视图较少,表达也清晰,符合视图选择要求,因此确定采用方案(b)。
(a)支座视图表达方案之一
图8-5 支座表达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