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据不保存由于当时数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管理规模小,加上计算机硬件、软件条件有限,一般不需要将数据长期保存,计算完毕后就将数据撤走。■ 没有专门的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由于没有专门的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因此应用程序设计者不但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还要设计物理结构,即要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和输入输出方法等。
1.1.1 人工管理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只有磁带机、卡片机和纸带穿孔机等,而没有直接可以存取的磁盘设备,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采取批处理的方式。
人工管理数据具有如下特点:
■ 数据不保存由于当时数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管理规模小,加上计算机硬件、软件条件有限,一般不需要将数据长期保存,计算完毕后就将数据撤走。
■ 没有专门的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由于没有专门的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因此应用程序设计者不但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还要设计物理结构,即要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和输入输出方法等。
■ 数据不共享数据面向应用程序,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造成程序间的大量冗余。
■ 数据不独立数据和程序之间不具有独立性,如果数据的存储结构变化,则程序需要做相应的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