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失效的原因
1.设计不合理
最常见的情况是零件尺寸和几何结构不正确。例如,过渡圆角太小,存在尖角、尖锐切口等,造成较大的应力集中。另外,设计中对零件工作条件估计错误。例如,对工作中可能的过载估计不足,因而零件承载能力设计得不够,或者对环境的恶劣程度估计不足,忽略或低估了温度、介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零件实际工作能力的降低。现在,由于应力分析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条件的重视,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事故已大大减少。
2.选材错误
设计中对零件失效的形式判断错误,所选用材料的性能不能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或者选材所根据的性能指标,不能反映材料对实际失效形式的抗力,错误地选择了材料。另外材料的生产过程一般要经历冶炼、铸造、轧制等几个阶段,在这些工艺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往往会导致产品的早期失效。例如冶炼工艺较差,会使钢中有较多的氧、氢、氮,并形成非金属夹杂物,这不仅使材料变脆,还会形成疲劳裂纹源,导致早期失效。
3.加工工艺不当
许多机械产品,往往要经过车、铣、刨、磨、热处理等加工工序。由于加工工艺不当,给工件带来各种缺陷;例如,磨削时磨削深度过大或冷却不充分,将因表面出现回火组织而使表面硬度降低,有时会出现磨削裂纹;零件表面加工粗糙,会造成应力集中而引起疲劳断裂。热处理的不当也是导致工件失效的主要原因,常见的热处理缺陷有氧化与脱碳、变形与开裂、过热与过烧、回火不足以及组织缺陷等,均能导致工件失效。
4.安装使用不良
安装时配合过紧、过松,对中不好,固定不紧等都可能使零件不能正常地工作,或工作不安全。使用维护不良、不按工艺规程操作,也可使零件在不正常的条件下运转。例如,零件磨损后未及时调整间隙或进行更换,会造成过量弹性变形和冲击载荷;环境介质的污染会加速磨损和腐蚀进程等。
以上只讨论了导致零件失效的四个方面的原因,但实际的情况是很复杂的,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另外,失效往往不只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逐一考察设计、材料、加工和安装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排除各种可能性,找到真正的原因,特别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