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任务三 不锈复合钢板对接焊条电弧焊
目标要求
1.熟知不锈复合钢的焊接顺序及不同层次的焊条选用原则。
2.掌握不锈复合钢各层焊接的操作要领。
3.了解不锈复合钢装配要求。
一、任务
任务单如图7.6所示。
图7.6
注:焊缝符号表示基层开Y形坡口,每边开30°坡口,间隙b,覆层清根后开U形坡口,宽度8mm。
二、任务准备
(1)焊机:ZX5—400型晶闸管整流弧焊机。
(2)焊件:1Cr18Ni9Ti、Q235不锈复合钢板,规格为300mm×100mm×14mm(其中覆层2 mm),在基层侧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成30°坡口,然后将两块板组对一组焊件。
(3)焊条:基层选用E4303型焊条,直径为3.2mm和4.0mm;过渡层选用E309—16型焊条,直径为3.2mm;覆层选用E347—16型焊条,直径为3.2mm。
(4)装配及定位焊:应以覆层不锈钢为基准对齐,装配错边量≤0.5mm,根部间隙为0~0.5mm;采用直径为3.2mm的E4303型焊条,在基层Q235钢的坡口内定位焊,定位焊缝长度为15~20mm,定位焊之后要预制反变形量(约3°),并将定位焊缝两端修磨成斜坡状,以利于接头。
三、任务相关知识
不锈复合钢板由覆层(不锈钢)和基层(碳钢、低合金钢)组成,见图7.7。覆层可以保证结构的耐蚀性,基层可保证其强度,通常覆层厚只有1.5~3.5mm,比单体不锈钢可节省60%~70%的不锈钢材料。
图7.7 不锈复合钢板
1—复层(不锈钢);2—基层(碳钢、低合金钢)
不锈复合钢板由两层不同性质的钢板复合而成,故在焊接时有特殊性,既要满足较薄覆层的耐腐蚀性能的要求,又要使基层达到结构所要求的强度。对于基层要避免铬、镍等合金元素含量增高,否则在基层焊缝中会形成脆硬的马氏体组织,容易产生裂纹,影响焊缝强度;对于覆层要避免增碳,因覆层增碳会大大降低其耐腐蚀性。因此,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要采用特殊的焊接工艺。焊接顺序为先焊基层焊缝,再焊基层与覆层交界处的过渡层焊缝,最后焊接覆层焊缝。焊条的选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过渡层位于覆层与基层交界处,为减少基层对覆层焊缝金属的稀释作用,补充焊接过程中合金元素的烧损,可采用含铬、镍量高的焊条,如E309—15型、E309—16型等,以减少碳素钢对不锈钢合金成分的稀释作用,补充合金元素的烧损。
②基层选用与基层材质相应的焊条,如E4303型或E5015型等。
③覆层选用与覆层材质相应的焊条,如E308—16型、E347—16型和E318—16型等。
四、任务实施
(1)确定焊接工艺参数,见表7.3。
表7.3 不锈复合钢板对接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2)焊接基层(Q235钢)。基层的焊接分为三层,打底层用3.2mm的焊条,焊接电流不宜太大,以不熔透到覆层为原则,其余各层用φ4.0mm的焊条焊接。每层焊道焊完后要待其冷却至60°再焊接下一层焊道,以控制层间温度,并保证各层焊道无焊接缺陷,盖面焊表面平整光滑。
(3)过渡层焊前清根。将焊件翻过来,采用砂轮对不锈钢的覆层面进行清根,要求将根部磨削成U形坡口,并磨至基层打底层,坡口宽度应为8mm左右。
(4)焊接过渡层。选用E309—16型焊条进行单层单道焊。为减小熔合比,宜用小电流、快焊速,焊条不允许作横向摆动,使得过渡层焊道能熔化覆层不锈钢板一定厚度,以起到隔离层的作用,但要保证过渡层低于覆层表面1mm左右。
(5)焊接覆层(1Cr18Ni9Ti钢)。与过渡层的焊接一样仍为单层单道焊,采用E347—16型焊条,小电流、快焊速,不作横向摆动,焊后可采取强制水冷措施,以保证覆层的耐腐蚀性。
(6)焊后清理。焊后应仔细清理焊件表面的飞溅物并检查焊缝质量。
五、任务分配
焊机:ZX5—400晶闸管整流弧焊机。
焊件:1Cr18Ni9Ti+Q235不锈复合钢板。
焊条:基层选用E4303型焊条,过渡层选用E309—16焊条,覆层选用E347—16焊条,直径为3.2mm和4.0mm。按图7.6要求练习。
单件工时:60min。
六、任务检测与评价
七、任务总结(任务质量分析)
装配焊件时要求以覆层为基准对齐,尤其不同厚度组对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如果覆层面错边大,则会影响覆层面的焊接质量,所以错边最好不要超过1mm。定位焊一定要焊在基层上,一般定位焊缝的长度应控制在10~30mm。
八、复习思考题
(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顺序是什么样的?
(2)如何选择基层、覆层和过渡层所用的焊条?
(3)叙述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操作过程。
(4)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应注意哪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