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

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

时间:2024-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节所讨论的单层球面网格几何以及结构形式,在国外的有关专著中都大量研究过,尤其在国外对结构的形态是十分重视的。图2.5.15显示的是LAMELLA联方型网格,就是由环向杆和径向杆所组成。若取消环向杆以后,就成为如图2.5.14显示的菱形网格的联方型格构。从以上图中可以注意到,无论是肋环形网格还是联方型网格,由于从边缘到中心的构件布置得越来越密,在构造上很难处理。这样结合了两种网格的特点,又避免了两种网格构造上的缺点。

2.5.2 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

在本节所讨论的单层球面网格几何以及结构形式,在国外的有关专著中都大量研究过,尤其在国外对结构的形态是十分重视的。因为从几何及几何变换的规律出发可以产生很多工程的结构,正因为如此,国外很多著名的学者如美国的Fuller就单层球面网格几何出版过专著,可以从这些专著中了解几何构造原理。

尽管从几何学上可以对单层球面网格几何这类形式进行研究,但直观地看,这些几何却可视为图2.1.1中基本构造平面单元几何(a)、(b)、(c)沿着球面坐标的径向和纬向组合而成,如图2.5.10为肋环型SCHWEDLER单层球面网格,即是由四边形(梯形)沿着径向和纬向构成。类似的,图2.5.11至图2.5.18都可看成是基本图形图2.1.1(a)三角形或基本图形图2.1.1(d)菱形沿着径向和纬向构成。这些由基本单元组成的格构如果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则形成圆形平面网格;如果位于一个球面,则形成球形网格。只有对这些几何体赋予材料属性、力学属性、构件截面属性后,才能成为各种不同的格构结构,但仅当结构呈现壳体的力学性状时才可认为是球形网壳结构,不然就成为空间框架。同样从理论上可对其定义任意力学属性和节点构造,但是只有符合工程结构要求才可能被采纳。

img37

图2.5.10 SCHWEDLER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第1种型式

由图2.1.1中的基本构造平面单元几何(a)、(b)、(c)组成的格构结构在构造上有很强的特点,如肋环形网格就是由径向杆和纬向杆构成的,图2.5.10显示的是基本的肋环形网格,图2.5.11、图2.5.12、图2.5.13显示的则是在基本的肋环形网格的基础上增加斜杆,随着斜杆布置的不同,就形成各种不同的形式。

img38

图2.5.11 SCHWEDLER型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第2种型式

img39

图2.5.12 SCHWEDLER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第3种型式

img40

图2.5.13 SCHWEDLER型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第4种型式

图2.5.15显示的是LAMELLA联方型网格,就是由环向杆和径向杆所组成。若取消环向杆以后,就成为如图2.5.14显示的菱形网格的联方型格构。

img41

图2.5.14 LAMELLA型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第5种型式

img42

图2.5.15 LAMELLA型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第6种型式

图2.5.16显示的是PARALLEL LAMELLA平行联方型网格,它可以轴对称地将图形划分为4、6、8……个等分区,形成几个扇形几何,在每个扇形几何面上再布置斜杆,同时布置环向杆。这类结构在扇形的边缘形成了从中心到外环边缘的肋。

img43

图2.5.16 PARALLEL LAMELLA型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

从以上图中可以注意到,无论是肋环形网格还是联方型网格,由于从边缘到中心的构件布置得越来越密,在构造上很难处理。而图2.5.17所示的GEODESIC THREE-WAY型短程线及三向网格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img44

图2.5.17 GEODESIC THREE-WAY型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

由于联方型网格的划分均匀,所以在使用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构件向中心的布置越来越密,虽然可以采用以上图中那样减少布置中心构件的办法,但有时会出现布置上的突变,于是在工程中又出现了如图2.5.18的LAMELLA和PARALLEL LAMELLA型组合的网格,它的外部网格为联方型,它的中部网格为平行联方型。这样结合了两种网格的特点,又避免了两种网格构造上的缺点。

img45

图2.5.18 LAMELLA和PARALLEL LAMELLA型组合的单层球面网格及网壳

由于建筑上的需要往往会在结构的中央开孔,在以上的图中,各种网格都可通过调整布置中心构件而加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