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数据管理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在数据管理中有几个常用的基本概念,它们是:
1)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它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存放于统一的存贮介质内,并由统一机构管理,它由多种应用数据集成,并可被应用所共享。
数据库存放数据,数据按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它能构造复杂的数据结构以建立数据间内在联系与复杂关系,从而构成数据的全局结构模式。
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集成”、“共享”的特点,亦即是数据库集中了各种应用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统一的构造与存储,而数据可为不同应用服务与使用。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统一管理数据库的一种软件(属系统软件),它负责:
(1)数据模式定义
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为数据库构作统一数据框架,这种框架称为数据模式。而这种功能称为数据组织。
(2)数据操纵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用户定位与查找数据提供方便,它一般提供数据查询、插入、修改以及删除的功能。此外,它自身还具有一定的运算、转换及统计的能力。它还可以有一定的过程调用能力。
(3)数据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数据语法、语义的正确性保护,称数据完整性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还负责数据访问正确性保护,称安全性控制。此外,数据库管理系统还负责数据动态正确性保护,它们分别称为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
(4)数据交换
(5)数据的扩展功能
为使数据管理更好的为数据处理服务,在数据管理中增加一些对数据处理的延伸服务,这就是数据的扩展功能。它包括人机交互扩展功能、嵌入式扩展功能、自含式扩展功能,调用层接口以及Web数据库、XML数据库等扩展功能。
(6)数据服务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多种服务功能称为数据服务(data service)。
(7)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是一组特殊的数据服务,它是信息服务的一种。它是一组关于数据的数据又称元数据(metadata),它存放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模式结构、数据完整性规则、安全性要求等数据。
为完成以上七个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提供统一的数据语言(data language)。目前常用的语言是SQL语言,它原来是一种非过程性的第四代语言,经过不断的发展它已扩展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形式的语言。
SQL语言是一种国际的标准语言,目前几乎所有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都采用此种语言,在数据库领域中它具有绝对的影响与地位。
3)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简称DBA)
由于数据库的共享性,因此对数据库的规划、设计、维护、监视需要有专人管理,他们称为数据库管理员,其主要工作如下:
(1)数据库的建立与调整
DBA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数据库设计基础上进行数据模式的建立,同时进行数据加载,此外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还需对数据库进行调整、重组及重构以保证其运行的效率。
(2)数据库维护
DBA必须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及系统恢复进行实施与维护。
(3)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效率
DBA必须随时监视数据库运行状态,不断调整内部结构,使系统保持最佳状态与最高效率。
此外,DBA还负责与使用数据库有关的规章制度制订、检查与落实以及人员培训、咨询等工作。
DBA反映了对数据库高层次管理的需求。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
数据库系统是一种使用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向应用提供支撑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
●数据库(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员(人员)
●系统平台之一———硬件平台(硬件)
●系统平台之二———软件平台(软件)
这五个部分包括数据、软件、硬件及人员等,它们构成了一个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完整的运行实体,称为数据库系统,为简便起见有时也可称为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