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动静传感器与目前大部分地下停车场

动静传感器与目前大部分地下停车场

时间:2024-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大部分高层建筑都建有地下停车场。由于地下停车场的特殊性,比如面积较大、层高较低、设备管道密集、没有或很少自然采光等,需要有大量的长期照明设备。在照明设计时应多方面斟酌考虑,有设计缺陷的照明系统会影响行车安全、误导行车方向、浪费能源。本次设计车位灯控制采用动静传感器和定时控制两种控制策略,车道灯控制采用定时程序控制。地下停车场为大厦用户的固定车位区,高峰时间为上下班时间。

7.4 地下停车场

目前大部分高层建筑都建有地下停车场。由于地下停车场的特殊性,比如面积较大、层高较低、设备管道密集、没有或很少自然采光等,需要有大量的长期照明设备。在照明设计时应多方面斟酌考虑,有设计缺陷的照明系统会影响行车安全、误导行车方向、浪费能源。虽然有的停车场在某些特定区域采用红外或声控开关来控制照明,但是节能效果不很明显。

照明控制分组的确定是地下停车场照明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通过分组实现停车场出入口的过渡照明,使驾驶员的视觉在驶入或驶出时有一个适应性的过渡过程;二是设计适当的灯群、光带形状,构成有秩序变化的照明区,使车库的车道、车位区域与灯组、地面照度变化相呼应,为行车、泊车创造一个明晰的灯光导引流程;三是确定照明的交叉-间隔分组控制模式,不同时段开启分区、分组照明,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电能。

下面介绍某地下停车场使用立维腾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实例。

1)地下停车场控制需求

(1)上下班高峰时,开启全部灯光;

(2)在其他较空闲时段,只开启少量灯光,只是有人经过时,该区域才开启灯光。

2)产品解决方案

(1)选用低压数字开关和Z-MAX智能继电器柜的内置时间事件控制程序;

(2)采用被动式红外线技术的动静传感器

(3)Z-MAX智能继电器柜的内置应急信号模块和信号输入优先等级;

(4)在失去正常供电后,应急照明负载将有应急电源直接供电。

3)应用场所特征描述

本停车场为大楼客户的固定车位停车场。应用场所尺寸为:不规则形状,面积大约11 800m2,本实例取其中的一小部分,面积为576m2;天花高度为3m。

4)照明负载

照明负载为吊顶安装荧光灯盘,每个荧光灯盘包含2只36WT8荧光灯管,220V电子镇流器。

5)设计平面图

设计的平面布置图如图7.19所示。

img372

图7.19 停车场局部照明平面布置

6)设计描述

本次设计车位灯控制采用动静传感器和定时控制两种控制策略,车道灯控制采用定时程序控制。地下停车场为大厦用户的固定车位区,高峰时间为上下班时间。高峰时间通过Z-MAX智能继电器柜内置的时间控制器屏蔽动静传感器,打开全部车位的灯光和全部车道灯。在上班时间的其他时段,车位灯的控制权交给动静传感器控制,自动打开/自动关闭照明负载;车道灯全亮。

晚上10时到上午6时,车位灯的控制权交给动静传感器控制,自动打开/自动关闭照明负载;车道灯亮一半。

(1)时间控制器

时间事件表如表7.4所示。

表7.4 停车场时间事件表

img373

Z-MAX智能继电器柜的配线如图7.20所示。

img374

图7.20 Z-MAX智能继电器柜的安装和配线

(2)动静传感器

在较空闲时段,车位灯将有动静传感器进行自动打开/自动关闭的控制。动静传感器使用被动式红外线传感器,做到车来灯亮;人在本区域时也可检测到细小动作,从而维持灯光在开启的状态。在驾车者离开该区域且经过预设定的关闭延时后,动静传感器自动将车位灯关闭。

动静传感器规划设计图如图7.21所示;动静传感器与控制器的接线图如图7.22所示;动静传感器的视场图如图7.23所示。

img375

图7.21 动静传感器规划设计

img376

图7.22 动静传感器与控制器的接线

img377

图7.23 动静传感器的视场

7)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1)动静传感器

①安装传感器垂直于人体移动的方向;

②安装传感器在一处可清楚监察覆盖范围的地方;

③带超声波功能的传感器不要靠近HVAC输送管出风口1.8m内,以避免因空调气流而影响传感器的正常运行;

④带超声波功能的传感器不要安装靠近房间入口,以避免因外来气流而影响传感器的正常运行;

⑤两个带超声波功能的传感器不要安装距离小于3m。

(2)LumaNet总线

电缆管线铺设应与强电分开,单独用镀锌钢管穿线。

(3)Z-MAX

①强电线缆和弱电线缆要分开铺设管线,不要把强电线端接到弱电接线端上;

②不要把不同类型的负载接在一个输出端上,比如把荧光灯和电子低压灯并联在一个回路上。

8)设备清单

设备清单表见表7.5。

表7.5 设备清单表

img378

9)车库照明能耗

在采用系统前车位灯是24h全亮,采用系统后车位灯是高峰时段5h全亮,其他时间基本不亮。

(1)系统安装前电能耗电

img379

(2)系统安装后电能耗电

img380

总耗电量=3.2kW·h+4.1kW·h=7.3kW·h

(3)系统安装后节电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