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低碳建筑对智能化的需求

低碳建筑对智能化的需求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低碳建筑要满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首要的任务是落实“节能”。低碳建筑节能架构及其与智能化的关系示意,如图1.6所示。低碳建筑已跻身于现代建筑行列,它的智能化水平除拥有现代建筑的诸多系统外,还包含有为低碳能源服务的系统、提高节能增效功能的系统、节约资源的智能化系统等。节能减排要贯彻“开源节流”的原则,低碳建筑常建设楼宇能源管理系统BEMS,以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1.5.2 低碳建筑对智能化的需求

1)低碳建筑设备的配置及其与智能化的关系

低碳建筑要满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首要的任务是落实“节能”。低碳建筑节能架构及其与智能化的关系示意,如图1.6所示。

(1)结构节能

结构节能广泛采用热缓冲层技术、自然采光通风技术、能量活性建筑系统、混凝土楼板辐射储热蓄冷系统、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系统、光电幕墙与光电屋顶一体化技术等,通过智能化系统的调控优化,分别达到保温、隔热、供电的节能效果。

(2)开源节能

img9

图1.6 建筑节能机制框图

开源节能尽量减少常规能源的供应,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供电,通过智能化系统的调控和优化,达到蓄能、变换、稳压、稳频、联网、时控等要求。

(3)用电节能

用电节能,是通过对用电负载的合理调控,达到增效、降耗的要求,以节省能源。用电节能首先要改善供电质量,减少谐波成分,调整功率因数;对照明系统,采用感应器、可调照度装置,优化启闭;动力系统,合理启动、最优化启停;电梯系统,采用群控技术合理调控;空调系统,采用热泵技术,其中包括太阳能热泵、地热源热泵、水环热泵等,把低位能提升为高位能,采用变风量(VAV)系统,以提高能量效率。用电节能通常采用智能化技术,设置楼宇设备监控系统来加以调控。

2)低碳建筑中智能化主要系统

低碳建筑技术仍属于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我国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建设,就融入了低碳理念。低碳建筑已跻身于现代建筑行列,它的智能化水平除拥有现代建筑的诸多系统外,还包含有为低碳能源服务的系统、提高节能增效功能的系统、节约资源(如节约水资源)的智能化系统等。

(1)低碳型自然能利用的智能化监控系统

低碳型自然能,其中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低碳建筑的重要任务。低碳型自然能由于它是低密度、间歇性、随机性的能源,在开发利用中,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利用智能化系统控制储能、并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低碳能源智能化监控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①系统功能

A.数据监测功能。检测系统中各个单元的状态和参数,为判断、保护提供依据,需要检测的物理量有输入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电流,独立型系统的蓄电池参数,并网系统的逆变器参数等。

B.并网或储能管理功能。监控并网系统的工作状况及各项参数,对独立系统要对蓄电池充电方式进行监控、对放电过程进行管理。

C.设备保护功能。防止逆变器故障而出现的过压、过流现象,对储能设备的过充电和过放电现象进行监控,防止备用发电机空载等。

D.故障诊断功能。超值报警、故障报警,故障类型判别显示等。

E.运行状态显示功能。显示系统运行状态的信息。

②系统类型

A.PLC逻辑控制型;

B.单片机控制型;

C.计算机网络控制型。

③系统结构

某商贸大厦由多个分体建筑组成,在屋顶采用钢结构建设了1.295MWp光伏系统,在8个区域安装7 000块光伏组件,每个区域的组件经直流汇电箱接入一台SC150逆变器,8个光伏发电控制室装有电源和网络接口,各光伏支路和逆变器数据通过以太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室)。其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如图1.7所示。

img10

图1.7 大厦光伏系统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

A.由安装在集中型逆变器面板上的LCD液晶显示器,可监控其运行参数、故障代码和有关信息。

B.通过监控计算机,可监控各子系统运行数据,并对8个子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

C.可将光伏并网发电的运行数据,通过互联网远程传输,实行更大范围的统一管理。

④工程效能

低碳型自然能的减排效能是普遍的。利用太阳能发电,每发一万度(1度=1kW·h)电,就可代替4t标准煤,这样就避免了4t标准煤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以1.295 MWp光伏系统为例,该系统寿命期25年内,年均发电量152万kW·h,寿命期内累计发电量30 800万kW·h,相当于代替123 200t标准煤,可减排38 532t二氧化碳、356t二氧化硫、180t粉尘、3 600 t灰渣。

该项目建设的智能化监控系统,采用分片、分组的数据采集方案,对于保证系统安全、便于日后使用维修都是适宜的。由于系统规模较大,太阳能电池板较多,分组采集便于发现问题。如片区故障、个别组件损坏或受到异物、灰尘、鸟粪覆盖等。因此,智能化监控系统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外,还能通过监控检验运行效率,如果供电效率下降,要认真分析原因,定期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检查,除尘保洁

(2)能源管理智能化系统

节能减排要贯彻“开源节流”的原则,低碳建筑常建设楼宇能源管理系统BEMS,以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对于一座现代化的大厦,据调查统计由于管理不善,有35%~50%的能源浪费。有时对契约用电控制不好,造成额外的超值付费,有的单位竟达电费账单的25%。楼宇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提供合理的用电方案,减少大厦的能源浪费。

①系统建设目的

A.对设备能耗情况进行监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B.找出低效率运行的设备;

C.找出能耗异常的情况和问题;

D.降低峰值用电水平。

②系统功能

A.给出能耗报告。能源管理分组统计分析,对各组的能耗值提供逐时、逐日、逐月、逐年报告,帮助用户掌握自己的能耗情况,找出能耗异常的问题。

B.提供能耗排名。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对组内的能耗值进行排序,帮助找出能耗最高和最低的设备单位。

C.给出能耗比较。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对各组的能耗值进行比较。

D.提供日平均报告。每15分钟给出平均能耗需求的报告,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能耗模式,找出超出预期的峰值需求。

E.给出偏差分析。任何一天不同时段能耗值与管理设定值的偏差,指出能耗的不良倾向。

F.提供最大值/最小值分析。以分析各系统和设备能耗与时间的相关关系。

G.给出一次能源折算。将能耗值折算成热量(MJ)、标准煤、原油、原煤等一次能源消耗量和相对的二氧化碳释放量。

H.提供成本报告。根据能源表的数据和费率结构,计算各组逐日、逐月、逐年能耗费用报告,以了解能源使用成本。

I.给出成本排名。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对各组的成本值进行排序,找出能源消费最低和最高的设备单位。

J.提供统计报表。让用户对能耗情况一目了然,并能帮助用户合理分配能源使用结构。

③系统结构

能耗监测与管理系统由各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管理系统(Web服务器)组成,系统采用三层分布式结构,如图1.8所示。

img11

图1.8 能耗监测与管理系统结构

各种计量装置用来度量各种分类分项能耗,包括电表、水表、燃气表、热(冷)量表等。计量装置具有数据远传功能,通过现场总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可以采用多种通信协议(如MODBUS等)将数据输出。Web通路的监控节点是能耗监测与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器。管理系统设在Web Access的工作节点,数据采集器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传至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用户即可通过监控中心浏览组态能耗数据。管理系统设有通信接口还可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

根据用户需求建立实时能耗数据采集、能耗数据统计分析、能源使用计划控制、能源析标等功能系统,并配以必备的软件。根据能源使用的实际需求,保证合理节约用电;分析能源使用中的漏洞和异常现象,给出改进方案;对能耗总量折算标准热耗量,明确节能功效;同时,确保用电需量,不超过契约容量。

④节能功效

近年来,能源管理智能化系统,在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城市公共建筑等方面的应用,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某办公建筑共13层,总建筑面积8 625m2,空调建筑面积7 300m2,利用BEMS统计:某年度的照明系统能耗占19%,空调系统能耗占55%,办公及其他设备为26%。空调系统中冷热水机组能耗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54%,末端设备为25%,水输送系统(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的能耗比例也相当大,达18%,冷却塔能耗为3%。根据这一情况,采取的节能措施是:照明更换节能灯,加强人走灯关的管理。对于耗能主体空调系统,分析认为:主机配备容量过大,无需全开,只需开1台主机,配1台冷冻水泵,1台冷却水泵就能满足需求;空调水系统运行中存在大流量、小温差的问题,应增大送回水温差,减小水流量,同时采用变流量技术;夏季、冬季温度设定不合适,增加了能耗,需加以调整。通过以上整改,年节能43%。

3)节约水资源的智能化系统

自然界的水,是一切生命和人类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水。目前,我国城乡用水紧张已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此,节约用水也是低碳建筑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走污水资源化的道路,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有效方法。我国建设部大力推广中水回用,是节水节能的有效措施。在中水回用系统中,智能化系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1.9给出了中水智能化监控系统DDC控制结构。

img12

图1.9 中水智能化监控系统DDC控制结构

(1)系统简介

所谓“中水”是指其水质介于上水(给水)和下水(排水)之间的杂用水,常用于冲厕洗车喷洒补水消防绿化等方面。有效地解决了城乡自来水紧缺的问题。中水水源来自于大厦小区的杂排水和雨水,用于各种需要的非饮用水。因此,它是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

中水处理,通常要经过过滤、处理、消毒、存储等几个工艺流程,这些流程一般都是在计算机智能化系统监控下进行的。

(2)系统结构

在图1.9给出的是某智能大厦的中水处理监控系统中,中水水源是沐浴洗涤排水,处理后的中水用于清洁、绿化等。中水处理的方法有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反渗透的膜处理等多种方法,本案例采用生物处理法,设有生物转盘池。智能化系统通过DDC控制水泵、液位开关,接收水位信号,实行超位报警等。

监控内容如下:

A.中水水源引入水的过滤(含格栅堵塞报警);

B.调节池的监控(含潜水输送泵的控制、高低水位测量和超位报警);

C.生物转盘池的控制(含清洗泵的控制、高低水位测量和超位报警);

D.过滤输送池的控制(含高低水位测量和超位报警);

E.过滤输送泵的控制;

F.氧化消毒池的监控(含高低水位测量和超位报警);

G.沙滤器的监控(含压差报警);

H.反冲洗泵的控制;

I.储水池的监控(含高低水位测量和超位报警)等。

(3)节能节水的热水系统

大厦小区热水供应的智能化系统,应用也十分广泛。它能在设有回水系统的情况下,监控冷水头的回流,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合理控制水温,减少能源耗费;对集热器、加热器、热交换器等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以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