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智能机房节能
1)智能化机房
包括土建装修、电气安装;空调;智能化系统的控制及消防火灾等20多个不同专业内容的子系统。
智能化机房整体方案图如图所示2.4所示。
图2.4 整体机房方案图
2)绿色机房
由于智能化机房是信息处理、交换、存储的核心场所,机房建设的需求量在加速增长,成为一个能源消耗的大户。目前对能源和环保的要求是节能减排,因为绿色机房的提出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绿色机房是指机房内各系统均遵循最大能源节约及最低能耗。
能源使用效率(Pow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PUE)是一个当前业界普遍认可的衡量机房运营、管理水平及绿色、节能、环保水平的重要指标。
PUE是一个比率,越接近1表明机房能效水平越好。
如图2.5所示为能源使用效率图,从图上可知,提供给机房的电力70%是被别的系统消耗了,而不是被IT系统消耗。目前国内很大一部分机房PUE值在这个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有效提高PUE值,是能够大幅度降低机房运营成本的,因此提倡建设绿色机房是很有必要的。
图2.5 能源使用效率
当前,还未有任何政府部门或绿色环保组织对绿色机房制订出评判标准。业内仅根据当前机房现实情况和本身的认识,给绿色机房从PUE值方面定了个标准,如图2.6所示,其PUE值必须要在2以下。
图2.6 绿色机房PUE值标准图
实现绿色机房的方法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合理规划
首先从源头抓起,避免规划设计的浪费,规划设计环节也是提高能源使用率指标最有效的环节。规划设计应该基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应用范围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为绿色机房的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不能盲目求大。
在规划设计中应该始终注重能效,关注机房总体成本。可以在同一个机房根据不同应用层次,采用多种建设方案。采用可扩容的供电和制冷系统配置,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灵活扩展。做到既满足用户当前实际需求,又能最大的适应未来IT设备的发展,避免过度规划,降低运营成本。
合理规划的要点:
①规划设计思路:IT设备→机柜→机房。
②机房容量:由机柜容量决定。
③机柜容量:IT设备决定配电(kVA)、制冷(kW)、空间(RU\Rack)、重量(kg)、IT应用。把握发展趋势,做够进入机房的总用电容量。一切从安全供电出发,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可用性是最重要的,安全供电就是最大的节能。
(2)节能策略
目前国内机房普遍采用的是冷风系统,要追求精确送风的原则,实现定点、定量输送冷气。
①把冷气输送到机柜里面去:机柜内设备需要冷气。
②把冷气输送到设备的进风口去:冷气只能从设备的进风口进入机箱,发挥制冷作用。
③精确调节每个机柜的进风量:机柜内设备发热量不同,需要的冷量也不同。
④不让机柜内的冷气随意流失:只有进入设备的冷气才真正发挥制冷作用,所以应把冷气聚束在设备进风面空间。
策略1:建立冷热通道,避免冷、热气混合,在单个机柜内设备发热量不大的情况下适用。
机房整体布局采用分功能区设计。机房内设备分区配置,并根据服务器散热原理采用机柜“背对背、面对面”的摆放形式(如图2.7所示),下送风、上回风方式的精密空调与机柜列垂直摆放,正对着热通道,保证机柜内设备后部排出的热气流最快的回至精密空调回风口,从而提高精密空调制冷效率,降低机房运营期成本。
图2.7 冷热通道下机柜排列图
策略2:采用冷池方式,实现冷、热气流通道完全隔离,解决单柜高发热量带来的制冷问题,如图2.8所示。
图2.8 冷池方式下机柜排列图
机柜以冷热通道的形式摆放,并将冷通道封闭,更好的避免冷、热空气混合,从而提高精密空调制冷效率,降低机房能耗。
如图2.9所示是一台系统机箱,可装16台半高刀片服务器或8台全高刀片服务器,最多6个2.25kW或2.4kW电源(据厂家提供的数据显示满载状态实际消耗电7kW/箱),高度10个单位。据厂商提供的数据,未来几年刀片服务器增长将保持在45%以上。
图2.9 刀片式服务器机箱图
策略3:采用送风管道,将冷风送进每个机柜,风量可调节。如图2.10、图2.11所示。
策略4:冷风直接送进每个机柜内,装单独送风单元,风量可调节,如图2.10、图2.11所示。
图2.10 送风管道图
图2.11 机柜图
策略5:采用水冷系统形式,如图2.12、图2.13所示。
采用风冷与水冷相结合的冷却方案可大幅度降低机房内冷却成本。
图2.12 水冷热交换系统图
图2.13 水冷系统机柜底部出风图
策略6:配电机房实时智能管控制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确计算供电功率。使用能源管理软件精确计算用电功率,智能化控制系统用电,提高电源利用率。其在整个机房生命周期,都会对机房环境、负荷实施监测,及时发现能耗损失,并依据调查结果改进或处理。
3)其他机房节能技术措施
①采用智能照明系统、自然光源;②采用变频冷水机组;③采用用乙二醇循环机组;④配置EC风机等气流组织辅助设备;⑤采用新风混合风机组;⑥做好谐波治理与控制;⑦采用储能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