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平板集热器盖板透光率

平板集热器盖板透光率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利用的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加热、游泳池水加热、工业用水加热、供暖与空调等多个方面,是太阳能低温热利用的基本部件。研究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主要是分析集热器的效率,即集热器接收了多少太阳能,它又能输出多少能量。太阳能集热器是组成各类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水平将直接影响系统质量。在国际上有ISO 9459-2标准,在国内有GB/T 6424—1997《平板型太阳集热器技术条件》。

4.2.3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利用的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加热、游泳池水加热、工业用水加热、供暖与空调等多个方面,是太阳能低温热利用的基本部件。

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

平板型集热器主要由透明盖板、吸热体、壳体和隔热材料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4.1所示。

img218

图4.1 平板型集热器构造示意图

在图4.1(a)中,太阳辐射穿过透明盖板投射到吸热体上,被吸热体吸收并转换成热能,然后热能传递给吸热体内通过热碾压压在一起的管子,使管内的水或其他流体温度升高,作为集热器的有用能量输出。与此同时,温度升高后的吸热体,不可避免地会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向四周散热,造成集热器的热量损失。

(1)透明盖板

在吸热体上方、壳体的顶部盖有一层能透过太阳辐射的盖板。透明盖板应尽量使太阳光线多透过,并能防止吸热体向外界的对流和辐射热损失。同时,它还应具有保护吸热体不受外界污损的重要作用。因此,透明盖板首先应该是透明率高、耐老化性能好,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热、耐火性。常用的透明盖板有玻璃、玻璃钢板(又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增强聚酯树脂板、聚碳酸酯薄膜等。

集热器有用双层盖板的,也有不用盖板的。当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温度较高或在气温较低的地区使用,如我国南方的太阳能空调、北方的太阳能取暖,应采用双层透明盖板;在气温较高地区进行太阳能游泳池加热,常不使用透明盖板,这种集热器称为“无透明盖板集热器”。国际标准ISO 9806-3专门适用于无透明盖板集热器的热性能试验。

(2)吸热体

吸热体又称集热板,它是一块带有传热流体流动通道的金属薄板,如图4.2所示。板上涂有黑色选择性吸收涂层,具有把太阳光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传送给水、空气等媒体的功能。选择吸收涂层可以在保证尽可能多地吸收太阳能的同时,又尽量减少吸热体本身的热辐射损失。

img219

图4.2 带肋片吸热体的构造

由图中可以看出,吸热体由集热管、集热肋片、吸热体表面涂层等组成。集热管和集热肋片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吸热体肋片材料的导热系数要大,而且要容易加工,如铜、铝合金、铜铝复合材料不锈钢、镀锌钢等。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加工铜铝复合管的生产线,其工艺方法是把铜管夹在两块铝板之间,经高压热碾压制,再用高压空气把中间的铜管吹胀成型(可吹胀成扁圆,也可吹胀成菱形)。这种内衬有铜膜的铝管与铝肋片形成一个整体,热碾压使铜管和铝板之间达到冶金结合,无接触热阻;水管内壁为铜材,腐蚀小、耐压强;整体重量轻,传热效率高。

根据GB/T 6424—1997《平板型太阳集热器技术条件》,吸热体可采用多种型式,有管板式、翼管式、扁盒式、蛇管式等,如图4.3所示。

img220

图4.3 吸热板结构型式示意图

(3)隔热材料

为了防止集热器向板后及侧面散热,在吸热体的背部和侧面要填充隔热材料。充填隔热材料的部位又叫隔热层。隔热层是集热管抑制吸热体通过传导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部件。

对隔热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导热系数小,不易变形,不易挥发,能承受一定的温度,且具有耐水性。常用的隔热材料根据GB/T 6424—1997《平板型太阳集热器技术条件》的规定,导热系数应不大于0.055W/(m·K),其中岩棉、矿棉、聚氨酯、聚苯乙烯等都是符合规范要求的常用材料。隔热层的厚度应根据选用的材料种类、集热器的工作温度、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底部隔热层的厚度取30~50mm,侧面隔热层的厚度与之大体相同。

(4)壳体

壳体是集热器保护及固定吸热体、透明盖板和隔热层的部件,它与安装、支撑部件紧密相关,不仅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有较好的密封性及腐蚀性,而且要具有美观的外形。壳体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碳钢板、玻璃钢等。为了提高密封性常采用铝合金板一次压模成型。

2)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

研究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主要是分析集热器的效率,即集热器接收了多少太阳能,它又能输出多少能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首先分析集热器能量的接收与传输,进而列出效率方程,最后论述效率曲线,从而明确对集热器的性能要求。

(1)集热器的能量平衡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集热器接收到的太阳能QA,应该等于输出的有用的能量Qout与对周围散失的能量OL之和。即

img221

①集热器接收到的太阳能QA应为

img222

式中:A——集热器四面面积总和,m2

 G——太阳能辐射照度,W/m2

 τα——盖板透射比与吸热体吸收比的有效乘积。

②集热器的总散热损失QL应为

img223

式中:A——集热器四面面积总和,m2

 U——集热器热损系数,W/(m2·K);

 tp、ta——吸热体温度和环境温度,℃。

由此得出,集热器输出的有用能量

img224

式中,Qout、QA、QL的单位均为W。

(2)集热器效率

集热器的效率η,可以用式(4.5)表示,即

img225

把式(4.4)代入式(4.5)得到

img226

讨论:①考虑到吸热体温度tp不易测出,现以img227来代替,其中ti、t分别代表集热器进口、出口温度(℃),此时

img228

式中:tm——平均温度,℃;

 F′——集热器效率因子。

②考虑到集热器出口温度随太阳照度变化不易控制,可用进口温度ti来表示,此时

img229

式中:FR——集热器热转移因子。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从式(4.6)、式(4.7)、式(4.8)中,得出图4.4(a)、(b)、(c)三种形式的效率曲线。

img230

图4.4 三种形式的集热器效率曲线

从效率曲线中,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①集热器效率是个变数,不是常数;

②效率曲线在y轴上的截距值,表示集热器可获得的最大效率;

③效率曲线在x轴上的交汇值,表示集热器可达到的最高温度;

④效率曲线的斜率表示集热器总的热损系数的大小。

3)集热器技术性能要求

太阳能集热器是组成各类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水平将直接影响系统质量。在国际上有ISO 9459-2标准,在国内有GB/T 6424—1997《平板型太阳集热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主要内容是:

①热性能试验:FR(τα)不低于0.68;FRUL不高于6.0W/(m2·K);

②空晒试验:应无变形、开裂及其他损坏;

③闷晒试验:应无泄漏或明显变形;

④内通水热冲击试验:应无泄漏、变形、破裂及其他损坏;

⑤外淋水冲击试验:应无明显变形及其他损坏;

⑥淋雨试验:应无渗水和破坏;

⑦强度试验:应无损坏及明显变形,塑料盖板应不与吸热体接触;

⑧刚度试验:应无泄漏、损坏及过度永久性变形;

⑨耐压试验:应无传热媒质泄漏;

⑩防雹(耐冲击)试验:应无划痕、翘曲、裂纹、破裂或穿孔。

此外,在外观检查上,吸热体在外壳内应安装平整,间隙均匀;涂层应无剥落、反光及发白现象;透明盖板应与外壳密封接触,应无扭曲及明显划痕;隔热层应当填塞严实,不应有明显萎缩或膨胀隆起,不允许有发霉、变质或释放污染物质的现象;外壳的外表面应平整,无扭曲、破裂,应采取充分的防腐措施。

在改善平板型集热器性能方面,国内外厂家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如:

①改善吸热体的性能,提高吸热翘片的吸热效率,深入研究材料、厚度、管径、管间距离与板连接方式等因素对热性能的影响;在加工工艺上要尽量降低热阻,提高集热器的效率因子。

②改善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性能,降低吸热体的辐射损失,使吸热体具有高吸收比、低发射率、强耐候性。

③改善集热器的结构设计,采用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保证具有足够厚度,加强组装的严密性,使集热器传导、对流换热损失降到最低。

④改善透明盖板的性能,选用太阳透射比好的材料,在晒区采用双层盖板或蜂窝隔热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