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建筑顺应和强化既有的“核/中心”
当景观中既已存在控制性的“核/中心”要素,新加入的建筑就应当在形态上顺应乃至烘托和强化既有“核/中心”的首位控制性,以保留和强化既有的景观结构。如前文所述,建造于山顶的建筑往往强化了山峰在整体景观中的中心地位。中国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往往于主峰之顶建亭,其目的就未必是为了突出建筑本身的中心性,而是以建筑来强化主峰的中心性,亦即所谓的“点景”手法。
当景观中的中心性要素既已确立后,其余的建筑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控制自身的形式特异性,以使自身成为能够烘托既有“核/中心”的“基质”的一部分。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设计的武夷山庄位于武夷山大王峰的山麓区域。大王峰姿态雄奇,是武夷山的标志之一,在整体景观之中具有不容置疑的中心地位。武夷山庄与大王峰临近,建筑在形态上就呈现平伏离散的特点,化整为零的建筑体量以散布的方式在景观环境中存在,而并非过于集聚而形成一个硕大的簇状体量,建筑群落中也未出现具有突出的标志性的体量。换句话说,武夷山庄的建筑形态避免在整体景观中形成一个新的、凸显的、足以与大王峰争锋从而削弱其地位的人工化中心,而是以相对分散均质的方式保证大王峰这一景观中既有的中心的控制性地位(图5-32)。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更深刻、更全面而灵活地理解杨廷宝先生提出的:“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隐不宜露”的设计原则。曾有业者提出对于这一原则的批判性认识。(16)如果是在特定的景观结构中(例如中心弱化或中心缺失的景观),那么这种批判性的认识也是可以接受的。
图5-32 武夷山庄与大王峰
图5-33 Palombara Sabina,Lazio
另一种烘托与强化的策略是新加入的建筑对于既有的景观核呈现围合的态势。如图5-33所示的欧洲城镇聚落,教堂是先建造起来的,竖直高耸的体量在景观中确立起“核/中心”的地位,于是后来陆续聚集而来的居住建筑围绕教堂而建,进一步强化了中心化的景观结构,烘托了既有的“核”的中心地位。
此外,在建筑的形态组织和空间处理上建立起对于景观中既有的“核”的关照,也是一种整合策略。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设计的哈尔滨金上京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郊的白城村。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称帝,定国号为金。场址西南约三百米处,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墓冢,现残留的是13.7米高的土堆,凸起在当地旷远的大地上。而在场址东面,隔路相望的则是上京城的遗存,目前尚留城墙残迹,规模气势宏大。设计者在博物馆的总体布局上采用了三合院的形制,开口朝东,符合古代金制朝东向的惯例,而且面向上京城遗址,建立起两者在形态结构上的对话关系。而在庭院的西南角,建筑群打开一个缺口,从院内可远眺金太祖的墓冢(图5-34)。在此,与其说是历史,毋宁说是景观的结构决定了建筑的形态,景观中既有的中心在建筑中得到了关照和强化。
图5-34 哈尔滨金上京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