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运动中的空间体验

运动中的空间体验

时间:2023-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景观空间到达建筑空间的过程亦即趋近建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空间体验一般是重点组织的对象,因为在此过程中对景观空间的体验和对建筑空间的体验集中地交织在一起。这种经典的趋近体验的处理手法的核心是将在景观空间中的运动体验作为建筑出现前的铺垫,建筑是被强调的对象。

7.4.2 运动中的空间体验

从景观空间到达建筑空间的过程亦即趋近建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空间体验一般是重点组织的对象,因为在此过程中对景观空间的体验和对建筑空间的体验集中地交织在一起。中国传统风景建筑的做法,往往是利用原有地形与自然景物来组织路径,多有曲折掩藏之变化,使得趋近建筑过程中的空间体验跌宕起伏,最终建筑的出现形成某种高潮的效果。而在进入建筑化的室内空间之前,则有入口广场等空间完成缓冲和过渡。由此形成一段完整的体验。贝聿铭设计的美浦博物馆,其场址掩藏于群峰之中,风景壮美却又难于到达。在趋近建筑的路径组织中,建筑师有意参照了中国古典文学所描述的意境。这一段路径包括一段穿过山腹的隧道和紧随其后的一座飞架于深谷之上的悬索桥。隧道提示着“别有洞天”和“桃源”,桥梁提示着“彼岸”。人们在趋近建筑的过程中,主体先后经历了跨越、封闭等历程,而空间则有开合、明暗的变化。随后主体建筑的出现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艳效果(图7-19)。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设计的武夷山庄同样有着类似的处理。

img220

(a)隧道入口(b)(c)(d)隧道中(e)(f)隧道出口与飞桥(g)建筑入口(h)回望隧道出口

图7-19 Miho博物馆:趋近建筑的空间序列

这种经典的趋近体验的处理手法的核心是将在景观空间中的运动体验作为建筑出现前的铺垫,建筑是被强调的对象。

而当代建筑在处理这种趋近体验时,另一种策略是将建筑化的空间体验和偏向于自然化的景观空间体验相互交叠,使之难分彼此。在此过程中,建筑并非是一种终了的“端景”。建筑与景观之间在空间体验上不存在衬托、铺垫的主次关系。

兹维·赫克(Zvi Hecker)设计的Palmach历史博物馆除了在形象层面上,在体形与材料上与其所坐落的小山丘难分彼此之外,在空间体验的层面上,建筑与景观的连续性也是十分突出的。通过一系列墙体的限定,建筑师将登山坡道的空间建筑化——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亦即将建筑空间向景观空间延伸。坡道往复折返,插入建筑群体之间而形成内院。内院空间与坡道空间难分彼此,实际上从山脚下顺坡而上时就开始了。人们从山脚开始登山直至进入建筑群体内部的空间体验是连贯而一体的。建筑并非仅仅是坐落在山顶的一个人工实体(这可能是一般性的做法),而是在空间体验上仿佛缠绕在山体之上(图7-20)。兹维·赫克描述道:“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身处其中的景观,你不可能走在Palmach博物馆的外围。即使你在建筑外面,也感觉身在其中。”(21)这种“建筑景观”的设计理念最初见于他设计的位于马特甘的杜比纳住宅中,在斯皮拉拉住宅中得以进一步发展,而在Palmach博物馆进而成为核心观念。

img221

图7-20 Palmach博物馆

如果说Palmach历史博物馆中是建筑空间伸展到了景观之中,那么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设计的塔玛罗教堂(Monte Tamaro chapel)则是将景观中的运动体验向建筑空间中伸展。圣塔玛丽亚教堂位于瑞士提契诺塔玛罗山顶。博塔在此并不仅仅营造了一座建筑,而且开辟了一条信仰之路。教堂本体呈圆柱形,以石材砌筑,像一个堡垒。其顶部则形成一个观景台,联结着一座凌空飞架的步行桥,并与自峰顶延伸的坡轴线重合,将本来只是向四方扩展的峰顶空间凝聚成一线并延伸向前方。人们经历攀登的过程来到峰顶,接着踏上步行桥,仿佛已是超脱而踏上云端。一种莫可名状的力量吸引着人们前行,在桥的尽端教堂屋顶形成的观景台驻足极目,眼底尘世阡陌纵横,前方远山层峦叠嶂,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自然的壮美力量荡涤着心灵。这种体验不禁使人吟咏起《浮士德》中的名句:“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希祈/吸引我飘过原野与丛林/而在盈眶热泪幻成的雾中/我感到有一个全新的世界/为我而升起,为我而存在。”通路在此蓦然转折,沿教堂屋顶形成的台阶而下便可进入教堂内部,而这些台阶之间的缝隙也正是教堂内部顶光的来源。在这座建筑里,教堂本体、步行桥和山峰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条朝圣和升华之路。人们在自然景观中的体验、趋近建筑的体验以及进入建筑的体验被完美地组织在一起,空间体验又与建筑形式相辅相生,景观与建筑、空间与情境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地(图7-21)。

img222

图7-21 塔玛罗教堂

【注释】

(1)Ir.Ana Naria Moya Pellitero.景观意识和地域性运动[J].李志刚译.国外城市规划,2003,18(6):54.

(2)金俊.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的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8.

(3)Aldo Rossi.Architecture of City[M].Cambridge:MIT Press,1982.

(4)邓波,王彦丽.建筑空间本质的哲学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8).

(5)俞孔坚.景观的含义[EB/OL].http://www.turenscape.com/paper/show.asp?id =32.

(6)胡铮.空间运动观的理论阐释[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4:16.

(7)Colin Rowe,Robert Slutzky.Transparency[M].Basel:birkhauser,1997:23.

(8)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48.

(9)刘辉瑜.基于自然景观的建筑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5.41.

(10)1963年维托里奥·格里高蒂在其著作fi territorio di architetttura中认为建筑的最终起源与其说是原始棚屋,毋宁说是在地上做的原始标记,以在时时威胁着人种生存的严酷自然的荒蛮混沌中建立起一点点人工化的人类秩序。转引自:Kenneth Frampton.Structure,Fabric and Topography[R].南京:“结构、肌理和地形”国际研讨会,2004.

(11)郑忻.苏南名山建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6.

(12)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M].李路珂,欧阳恬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0.

(13)计成.园冶注释[M].陈植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47-48.

(14)Heinz Ronner,Sharad Jhaveri.Louis I.Kahn,complete work 1935-1974[M].Birkh-user,1987:131.

(15)李大夏.路易·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3.

(16)William.J.R.Curtis.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M].Phaidon Press Limited,1996:523.

(17)郑忻.山地风景区的建筑空间组织[J].建筑师,1987(28):55-56.

(18)崔文波.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3:17-19.

(19)袁振中.高速公路景观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4:7.

(20)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77.1.

(21)罗曼·霍伦斯坦因.Palmach历史博物馆,特拉维夫[J].domus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1999(2):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