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各中心城市的行政地位经济发展及人口的不同,扩大的本地网交换设备容量和网络规模相差很大,所以网络结构分为以下两种。当本地网内交换局数目不太多时,采用这种结构,如图5.5所示。当本地网中交换局数量较多时,可由端局和汇接局构成两级结构的等级网,端局为低一级,汇接局为高一级。全覆盖的网络结构是在本地网内设立若干个汇接局,汇接局间地位平等,均匀分担话务负荷。

5.2.3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由于各中心城市的行政地位经济发展及人口的不同,扩大的本地网交换设备容量和网络规模相差很大,所以网络结构分为以下两种。

1)网形网

网形网是本地网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网中所有端局个个相连,端局之间设立直达电路。当本地网内交换局数目不太多时,采用这种结构,如图5.5所示。

img192

图5.5 网形网

2)二级网

当本地网中交换局数量较多时,可由端局和汇接局构成两级结构的等级网,端局为低一级,汇接局为高一级。二级网的结构又包括分区汇接和全覆盖两种。

(1)分区汇接

分区汇接的网络结构是把本地网分成若干个汇接区,在每个汇接区内选择话务密度较大的一个局或两个局作为汇接局,根据汇接局数目的不同,分区汇接有两种方式:分区单汇接和分区双汇接。

①分区单汇接。这种方式是比较传统的分区汇接方式。它的基本结构是每一个汇接区设一个汇接局,汇接局之间以网形网连接,汇接局与端局之间根据话务量大小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在城市地区,话务量比较大,应尽量做到一次汇接,即来话汇接或去话汇接。此时,每个端局与其所隶属的汇接局与其他各区的汇接局(来话汇接)均相连,或汇接局与本区及其他各区的汇接局(去话汇接)相连。在农村地区,由于话务量比较小,采用来去话汇接,端局与所隶属的汇接局相连。

采用分区单汇接的本地网结构如图5.6所示。每个汇接区设一个汇接局,汇接局间结构简单,但是网络可靠性差。当汇接局A出线故障时,a1、a2img193img194四条电路都将中断,即A汇接区内所有端局的来话都将中断。若是采用来去话汇接,则整个汇接区的来话和去话都将中断。

②分区双汇接。在每个汇接区内设两个汇接局,两个汇接局地位平等,均与分担话务负荷,汇接局之间网状相连;汇接局与端局的连接方式与分区单汇接结构相同,只是每个端局到汇接局的话务量一分为二,由两个汇接局承担。

img195

图5.6 分区单汇接的本地网结构

采用分区双汇接的本地网结构如图5.7所示。分区双汇接结构比分区单汇接结构可靠性提高很多,例如当A汇接局发生故障时,a1、a2img196img197四条电路被中断,但汇接局仍能完成该汇接区50%的话务量。分区双汇接的网络结构比较适用于网络规模大、居所数目多的本地网。

img198

图5.7 分区双汇接的本地网结构

(2)全覆盖

全覆盖的网络结构是在本地网内设立若干个汇接局,汇接局间地位平等,均匀分担话务负荷。汇接局间以网状网相连。各端局与各汇接局均相连。两端局间用户通话最多经一次转接。

img199

图5.8 全覆盖网络结构

全覆盖网络结构如图5.8所示。全覆盖的网络结构几乎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本地网。汇接局的数据可根据网络规模来确定。全覆盖的网络结构可靠性高,但线路费用也提高很多,所以应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确定网络结构。图中设置了3个汇接局,采用了分区双汇接的汇接方式。

一般来说,特大或大城市本地网,其中心城市采取分区双汇接或全覆盖结构,周围的县采取全覆盖结构,每个县为一独立汇接区,偏远地区可采用分区单汇接结构。中等城市本地网,其中心城市和周边县采用全覆盖结构,偏远地区可采用分区单(双)汇接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