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从技术角度上讲,NGN的范围相当宽泛。如果特指业务网层面,下一代网络是指下一代业务网;对于交换网是指软交换体系;对于数据网,则指下一代互联网,例如:IPv6技术;而对于移动网,则指3G和B3G;如果特指传送网层面,则NGN指下一代传送网,特别是智能光网络;如果特指接入网层面,NGN则指下一代宽带接入网。
广义的NGN实际包容了所有新一代网络技术,而狭义的NGN往往特指软交换。今天国内谈得比较多的是狭义的NGN,即软交换。传统的程控交换机都是不同厂商开发自己的硬件平台,而软交换则是建立在业界标准的硬件平台之上,通过软件包的方式来提供所有的呼叫控制业务生成的功能。这种硬件平台是IT领域常用到的服务器。
“软交换”是目前NGN/3G讨论的热点,从实际意义上讲,软交换设备是在IP网上语音传送VoIP体系中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后才真正实现的。1999年后,软交换设备这一名词被业界普遍认可,成为最后的通用概念。顺应固定和移动融合以及整个电信网全IP化演进的趋势,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应用了NGN技术。2000年前后,3GPP制定WCDMA R4阶段规范时,首次把NGN提出的软交换概念引入移动核心网。从网络结构、接口协议、业务以及业务开发等方面看,3G 与NGN的发展是协调一致的。在网络结构方面,NGN和3G都提出了承载和控制分离的网络体系结构;在接口协议方面,3G与NGN所采用的协议很多都是一致的,包括BICC、SIP/SIP-T、Megaco/H.248和SIGTRAN;在业务方面,3G和NGN不仅提供的业务种类相似,例如都提供语音和多媒体业务,而且业务的实现方式也类似,3G和NGN都支持开放的业务接口,因此,两者在业务层面和架构上均是统一的,相似的业务可以同时构建在NGN和3G之上。从广义上讲,NGN包括了固定和无线领域,WCDMA R4和R5及其后续阶段都属于NGN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