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
现以中批生产CA6140车床主轴上的滑动齿轮(图1.28)为例,分析说明具体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要点。
图1.28 车床主轴滑动齿轮
1.10.1 零件主要结构和技术条件分析
滑动齿轮以花键孔装于CA6140车床主轴中部的花键轴上,花键为内径定心的滑动配合。当外齿与传动轴上的固定双联齿轮啮合时,实现主轴高速旋转;当内结合齿与主轴上的空套齿轮啮合时,实现主轴低速旋转。齿轮通过拨叉在主轴花键上滑动,将由外齿传来的高速小转矩传递给主轴,或通过内结合齿将空套齿轮传来的低速大转矩传递给主轴。因此,内花键的精度、强度、表面硬度、与外齿分度圆的同轴度、与内结合齿分度圆的同轴度均有较高要求。外齿面与内结合齿面均需高频淬火,以保持心部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同时表面硬而耐磨的良好性能。
1.10.2 毛坯的选择
因齿轮所用材料为40Cr合金钢,外形比较简单,可采用自由锻造,此时内孔可以锻出。当中批以上生产时,可采用模锻工艺,以减少加工余量,节约合金钢材,并提高毛坯精度。模锻时,内孔两边只能冲出凹坑,不能穿通,故应增加钻孔工序或工步。
1.10.3 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齿轮传动的要求,应选择花键孔的轴心线作为精基准,来加工内外表面和内孔齿形面。选择毛坯外圆作为粗基准,先夹右端外圆,粗车左端面和外圆,再调头装夹,粗车右端两段外圆和端面,粗车内齿轮孔和花键孔,然后半精车花键孔。
本着“基准先行”的原则,以半精车后的花键孔作为“自为基准”拉内孔,再以内孔引导花键拉刀拉出内花键,拉削分两个工序进行而不采用内孔花键复合拉刀一次拉出,有利于缩短拉刀长度(因孔较长)和提高花键孔的拉削加工质量。花键孔拉削后,即以花键孔作为精基准定位,精加工各内外表面、端面、插齿、磨齿和端面铣槽。这样安排就能同时符合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和基准先行的原则。
1.10.4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车床主轴处于启动、停止、正转、反转和低速、高速频繁变化的情况下工作。作为传递转矩的齿轮同样承受着冲击交变载荷,因此材料选用40Cr中碳合金钢是适宜的。但为了消除锻造时高温加热引起的粗晶,需经正火处理。另外还需进行调质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韧性。调质可安排在粗加工后。
内外齿面均需进行高频淬火,以提高其表面硬度。高频淬火须安排在齿形加工之后进行。由于零件形状简单,可不安排时效处理。
1.10.5 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工序的安排
加工阶段可根据所安排的热处理工序来划分。在调质以前为粗加工阶段,调质后至高频淬火前为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主要是拉花键孔)阶段,高频淬火后为精加工齿阶段。
其加工工艺路线可确定为:锻造→正火→粗车→调质→半精车→拉花键孔→精车→插齿→铣槽→高频淬火→磨齿。
在半精车后可安排检验工序,主要检验孔的尺寸精度,以保证拉花键孔工序能顺利进行。插内外齿时均以内花键定位,为确保其同轴度,花键心轴应取较紧一级的间隙配合,否则会因配合间隙过大而引起同轴度误差。
1.10.6 工艺文件的制订
对于中批生产,无论产品简单还是复杂,是否需制订机械加工工序卡片,须视具体情况和工厂习惯而定。齿轮类零件因加工工序尺寸较多,基准又经过多次转换,因此制订完整的工序卡片较为适宜。这时仍需制订工艺过程卡片,以便于零件加工的计划调度,内容可简明扼要,如表1.22所示。工序卡片中应填写得详细些,如表1.23所示(因篇幅有限,仅列一张)。表中未填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当属大批大量生产或流水线生产时,则必须依次填写,不得省略。专用工艺装置包括:专机、工、夹、量、刀具、辅具和工位器具,在制订工艺文件时,若考虑必须设计时,需填写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再经审批后,安排设计和制造,表1.24为齿轮加工时需设计专用花键心轴的设计任务书。
表1.22 齿轮的工艺过程卡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