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典型丝杠的加工工艺
3.5.1 丝杠加工的工艺特点
1)丝杠的精度等级
丝杠有淬火和不淬火两类,每类丝杠加工的工艺路线,因其精度高低、批量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丝杠的精度分为六级,即4、5、6、7、8、9级,其中4级最高;9级最低。一般以7级和7级以上的丝杠属于精密丝杠;7级以下的丝杠属于普通丝杠。
2)丝杠加工的工艺特点
在制订丝杠加工的工艺过程时,应主要考虑如何防止丝杠的弯曲、减少内应力和提高螺距精度等问题,因此,要注意下列一些问题:
(1)不淬硬丝杠一般采用车削工艺,外圆表面及螺纹分多次加工,逐步减少切削力和内应力;对于淬硬丝杠,则采用“先车后磨”或“全磨”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后者是从淬硬后的外圆表面,先直接用单片或多线砂轮粗磨出螺纹,然后用单片砂轮精磨螺纹,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加工螺距较小的螺纹,而对于丝杠则大多采用“先车后磨”的方法。
(2)在每次粗车外圆表面和螺纹后,都需安排时效处理,以进一步消除切削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应力,避免以后产生变形。
(3)在每次时效后都要修研中心孔,以消除时效时产生的变形和氧化皮,使下一道工序得以精确定位。
(4)对于普通不淬硬丝杠,在工艺过程中允许安排冷校直工序;对于精密丝杠,则采用加大加工余量的方法,逐次加工去弯曲的部分,以达到所要求的精度。
(5)在每次加工螺纹前,都需先加工丝杠外圆表面,然后以两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以外圆表面作为辅助基准,用跟刀架或中心架增加工件的刚度来加工螺纹。
3.5.2 典型丝杠的加工工艺
1)卧式车床丝杠的加工工艺
图3.19为卧式车床丝杠,其精度为8级,外圆和螺纹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0.8μm,两端支承轴颈A、B轴心线的径向圆跳动为0.02mm;丝杠外圆对基准A、B的径向圆跳动为0.01mm。材料为45钢,需经调质处理,硬度为235HBS,属不淬硬丝杠。
该丝杠的加工工艺路线安排如下:
下料→正火→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外圆→调质→冷校直→半精车外圆→冷校直→粗磨外圆→粗车螺纹→冷校直→精磨外圆→修研中心孔→精车轴颈→半精车螺纹→精车螺纹→检验。
具体工艺过程见表3.6。
表3.6 卧式车床丝杠的加工工艺过程mm
2)万能螺纹磨床丝杠的加工工艺
图3.20为万能螺纹磨床丝杠,其精度为6级,外圆和螺纹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 0.1μm,其设计基准为两端中心孔A、B,支承轴颈对基准A、B的圆跳动为0.005mm,φ64.5轴肩端面对基准A、B的端面圆跳动为0.001mm,螺纹中径的圆度为0.003mm,对支承轴颈C的径向圆跳动为0.005mm。材料为9Mn2V,经淬火后硬度达58~62HRC。
图3.20 万能螺纹磨床丝杠零件简图
该丝杠的加工工艺路线安排如下:
下料→锻造→球化退火→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外圆→高温时效→半精车外圆→粗磨外圆→淬火、中温回火→研中心孔→粗磨外圆→粗磨螺纹→低温时效→研中心孔→半精磨外圆→半精磨螺纹→低温时效→研中心孔→精磨外圆→精磨螺纹→研中心孔→终磨螺纹→终磨外圆→研磨止推端面→检验入库。
具体工艺过程见表3.7。
表3.7 万能螺纹磨床丝杠的加工工艺过程
续表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