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

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

时间:2023-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聚落的环境发展有其自在的特点和规律,有以家庭为社会组织基本细胞变化的随机性和难以整体计划的特性,有乡村社会、经济的独特性,所以乡村聚落环境的发展必须树立有机更新的方法论理念。如果我们将人类聚居环境作为不断自发地生成、变化、生长的有机体,那就无疑赋予了它一种生命。共时性就是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异议。人们已经能够认识到,只有多种文化的存在才是丰富多彩的。

1.3.3 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

乡村聚落的环境发展有其自在的特点和规律,有以家庭为社会组织基本细胞变化的随机性和难以整体计划的特性,有乡村社会、经济的独特性,所以乡村聚落环境的发展必须树立有机更新的方法论理念。

1)有机更新的概念

道萨迪亚斯认为:“人类聚居是一些特有的、复杂的生物个体”[11];“人类聚居是动态发展的有机体”[12]。如果我们将人类聚居环境作为不断自发地生成、变化、生长的有机体,那就无疑赋予了它一种生命。生命有机体是在不断纳入新的给养并排泄废物的过程中持续成长的,是在加入多余物的基础上形成的,拥有很多有意无意的“间隙”或“中间领域”(包含有益和有害的细菌)与异质的共生才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有机更新从概念上来说,包含三层含义:

其一,聚落整体的有机性:聚落作为人生活和工作的载体,从总体到细部都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Organic Wholeness),其各个部分之间应像生物体的各个组织一样,彼此相互关联,同时和谐共处,形成整体的秩序和活力。

其二,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构成聚落本身的组织(邻里街巷)和细胞(如宅院建筑)也要不断地更新,这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新的组织细胞仍应当顺应原有的聚落肌理。

其三,更新过程的有机性: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一种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聚落的更新亦当如此。

2)有机更新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1)通时性

通时性意味着时间的变化。不应把建筑当作建成之后就固定功能不变的东西,而应当把它看作是从过去到现在,以至于未来一直变化下去的一个过程。

倘若将建筑固定在现代的时间当中,建筑师的主体性可以得到100%的发挥,但是对以后的时间历程中会必然发生的变化,还有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这些问题,我们应当怎样去认识呢?虽然建筑师也可以对这些变化进行积极的参与和规划,但是无论如何,建筑师的生命要比它所建造的建筑要短暂。这样一来,建筑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建筑师之后的社会对话,并且,会因为建筑的使用者的参与而发生改变。

(2)共时性

共时性即不同文化的共生。20世纪中以来,全球不断追随西方文化,甚至认为西方化就是现代化,这在建筑领域也不例外。现代建筑运动就是以国际式的建筑风格在全球普及西方建筑文化的运动,在这种思想的深处,存在着世界文化迟早会一元化的文化霸权主义。而且,现在这种西方中心主义,仍不断地支配着世界。

共时性就是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异议。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并不存在于统一的发展阶段之中,他们以各自的意义自律着,在世界的空间中相互关联。

人们已经能够认识到,只有多种文化的存在才是丰富多彩的。这种面向不同文化的精神距离的等价性,就是空间的共时性。

3)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内涵

(1)重视人居环境生态系统的生长变化。

(2)重视现代建筑不予考虑的因素,如:历史传统、地域性、场所性、暧昧性等。

(3)不仅重视整体性、统一性,而且还重视局部、子系统、亚文化的存在。

(4)文化个性及地域传统同时包含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如思想、生活习惯、意识观念等。

(5)建筑是不固定的、暂时性的。与西方文化对美的意识中所具有的“普遍性”、“永恒性”相对,提倡具有“流动性”、“不稳定性”。

(6)将建筑与人居环境视为与生命原理相通,在时间上与空间上以“开放体系”来考虑。

(7)与过去、现在和未来共生,与不同文化共存。

(8)中间领域、圣域[13]、暧昧性与不确定性是有机体的特质。

(9)与其说更重视建筑本身,莫如说更重视它们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