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子商务对比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

电子商务对比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商务这一新名词成为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这是Zwass于1996年对电子商务所下的定义。电子商务是数据电子装配线的横向集成。电子商务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中的应用。以上仅是从众多的定义中列举出的8个有关电子商务的概念。这种方式是电子商务的最基本的形式。此外,应该看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其市场本身的培育和发展。潜在顾客群的规模大小,直接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任务一 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定义

今天,因特网以其他任何技术都无法比拟的速度发展着。无线广播技术经过38年的发展,接受并使用该技术的人数达到5 000万;电视技术经过13年的发展达到这个水平;电子计算机经历16年的发展达到这个水平;而因特网仅向公众开放4年就达到了5 000万人数的使用水平。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商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电子商务这一新名词成为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然而,由于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及其广阔的商用前景,人们对它的认识尚不能与其发展速度同步,再加上人们的出发点不同,对电子商务的解释及定义,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电子商务定义。

(1)电子商务是使用通信网络来分享商业信息、维持商业关系以及进行商业交易的活动。这是Zwass于1996年对电子商务所下的定义。

(2)电子商务是数据电子装配线(Electronic Assembly Line of Data)的横向集成。

(3)电子商务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中的应用。这些工具通常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牌(BBS)、条码(Bar Code)、图像处理、智能卡等。

(4)电子商务是由因特网创造的电子空间(Cybers Space),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以极快的速度实现电子式的商品交换。

(5)电子商务通过数字通信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以及资金的转账,它还包括公司间和公司内利用E-mail、EDI、文件传输、传真、电视会议、远程计算机联网所能实现的全部功能,如市场营销金融结算、销售及商务谈判

(6)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Web+ IT。

(7)英特尔公司则认为电子商务=电子市场+电子交易+电子服务。

(8)还有人更简单地定义电子商务=电子化世界。

以上仅是从众多的定义中列举出的8个有关电子商务的概念。对这些定义,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横向的层面,电子商务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1)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也有人写为B2B)模式。B to B模式是电子商务应用中最受企业重视的形式,企业通过使用因特网或其他网络(如增值网)来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完成从交易磋商、订购到结算的全部交易行为,包括向供应商订货、签约、接受发票和使用银行托收、信用证等支付方式完成电子资金的转移或付款,以及在商贸过程中发生的其他问题如索赔、商品发送管理和运输跟踪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经营额大,所需的各种硬件软件环境复杂,但发展迅速。

(2)B to C(Business to Customer,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也有人写为B2C)模式。B to C模式是消费者利用因特网直接参与交易活动的形式,或者说是零售业的电子化。随着万维网的出现,网络销售迅速发展起来。各种各样的虚拟商店、虚拟企业及虚拟商业中心大量涌现,提供和销售的商品从价格昂贵的拍卖品到价值低廉的易耗品,从有形商品到无形商品全都有。有形商品包括汽车电视机、书籍、鲜花、食品等;无形商品包括新闻、音像、软件以及咨询和远程教育等。

(3)B&C to G(Business&Customer to Government,即企业、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也有人写为B&C2G)模式。B&C to G模式覆盖了企业、个人与政府的各种商务、事务和政务。商务方面包括政府通过因特网进行政府采购、拍卖淘汰或罚没物品等;事务方面包括政府利用因特网审批企业及个人申办的各种手续,企业及个人通过上网查询政府的政策法规和公开发布的信息等;政务方面包括政府通过上网以电子方式来完成对企业和电子交易的征税、监管等。

(4)C to C(Customer to Customer,即消费者与消费者或个人与个人的电子商务,也有人写为C2C)模式。C to C模式确切地说应该称为电子事务,是个人通过因特网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如发E-mail及文本传输、网上个人拍卖等。这种方式是电子商务的最基本的形式。C to C模式更多地利用了网站提供的免费服务,网民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换或许不以获利为目的,但个人上网还是需要支付电话费和网络使用费的。站在电信和网络经营商的角度来看,这仍然是有偿服务,可以称之为间接的电子商务形式。此外,应该看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其市场本身的培育和发展。根据营销学的市场三要素理论: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市场的实际规模有赖于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这三个要素,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只能算是潜在的市场。就人口这一因素而言,市场可分为: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政府市场和国际市场。其中,消费者市场是其他一切市场的基础。据此,C to C模式应是(B to B、B to C、B&C to G和C to C)这4种模式中的基本模式,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现实市场的发展扩大,需从潜在市场转换而来。通过互联网收发E-mail和进行文本传输及网上浏览的人群,是电子商务的潜在顾客群。潜在顾客群的规模大小,直接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因此,重视C to C顾客群的培养,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网站企业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几乎每一个网站都为网民免费提供网络资源,这有力地促进了网民数量的增长。

2.电子商务的实质与特点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出现的新事物,然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是以商品的交换为中心来展开的,如图8-1所示。

img280

图8-1 电子商务商品交换的实质

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看,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链条中,变化最快、最活跃的就是分配、交换这些中间环节,而其中又以交换最甚。即商品的生产是为了交换——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去换取商品的社会价值,围绕交换必然产生流通、分配等活动,交换连接了生产和消费。因特网的出现为社会再生产这一过程提供了新的交换工具和交换通道。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并没有改变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也没有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些环节的地位发生变化,而是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电子商务是商品交换的新工具和通道,使商品交换在更快、更经济的程度上进行。

传统商务中,商品从厂商向最终消费者转移是以商流的形式进行,分别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来完成。电子商务通过加速信息流,可大幅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商品流动、物资流动、人员流动和货币流动。所以,电子商务提高了商流的效率,降低了商流的成本。

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竞争自由化,局部利益的推动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致使有限的经济资源遭滥用。而价格及供求市场的调节机制,由于信息传导的滞后,往往使资源的浪费不可避免。电子商务以传统商务无法比拟的速度在厂商之间、厂商和消费者之间便利地进行信息交换,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市场的盲目性,使经济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因而,电子商务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符合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要求。

无论是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看,还是从商品流通以及商品经济的本质来看,电子商务都是通过加速信息的交换来最终实现商品交换。所以,电子商务是以信息交换为中心的商品交换。

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的新生产力,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生产力特征。

(1)强调生产工具是系统化、现代化的电子工具,即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利用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等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工具。

(2)劳动者是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掌握商务规则和技巧的知识复合型人才。

(3)劳动对象已不再是传统商务中的实物商品、纸介质资料文档等,而是虚拟化的商品信息,计算机化的各种数据资料的采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等。

因此电子商务的实质是使用电子工具为手段、以信息交换为中心的商业革命,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产力。

电子商务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除了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符合商品流通及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外,还在于它本身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所以,本书有必要对电子商务的特性作一些深入的探讨。

3.电子商务的内涵

电子商务的内涵主要包含4个方面。

(1)商务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前提。这是商务活动的革命性变革。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以往的技术发明和工具创造,主要是用于对自然界的物质、能源进行开发,而自然界的物质能源是有限的,许多是不可再生的。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创造,主要针对的是人的知识获取和智力开发等,它是对自然信息、人类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加工处理、分发和传输等的工具。在它的帮助下,人类可以不断继承、挖掘前人的经验、教训和智慧,可以大大地扩充人类知识——这个人类社会最宝贵的“知识海洋”,从而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化、节约型、发展社会物质文化理想之路来,如美国信息产业总产值已占到总GDP的70%左右,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

(2)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社会系统,它的中心必然是人。以往的定义中只强调了电子工具及其电子流水线,而没有明确提出人的作用和人的知识、技能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商务,商务的中心是人或人的集合。电子工具的系统化应用也只能靠人,而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就必然是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掌握现代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3)电子商务使用的电子工具必然是现代化的。所谓现代化工具是指当代技术成熟、先进、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和方便操作的电子工具,如电报、电话、电传、电视、EDI、EOS、POS、电子货币、MIS、DSS等系列工具。从系统化的角度讲,应将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纵横相连,构造成支持微观、中观和宏观商务活动的安全、可靠、灵活、方便的系统。

(4)电子商务的交换对象是信息化的商品和服务。以往的商务活动主要是针对实物商品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则首先要将实物商品虚拟化,形成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化)的虚拟商品,进而对虚拟商品进行整理、储存、加工和传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