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任务九 回转拖板的修理
一、任务
本任务是修理如图2.22所示的回转拖板。
图2.22 回转拖板装配图
二、任务准备
1.工具准备
刮刀、呆扳手、螺丝刀、内六角扳手、拉卸工具、冲子、手锤、手钳。
2.量具准备
百分表、百分表座、检验棒、角度平尺、平板。
三、任务实施
1.回转拖板的拆卸(见图2.23)
图2.23 工作台的传动机构
①用内六角扳手将手动油泵卸下,再卸下分油器及所有的润滑油管。
②用内六角扳手将三个轴承压盖卸下(左侧压盖有两个定位销,先用拉卸工具卸下锥销),取出左侧两个螺母及右侧的螺旋锥齿轮、牙嵌离合器。
③用手钳将两个拉簧卸下,用冲子将换向杆及拨块销子冲下,取出拨块和换向杆。
④用呆扳手松开锁紧螺母,卸下调整螺钉,抽出定位杆及弹簧。
⑤在回转拖板下面,用冲子将换向手柄及轴冲下,取出摇臂机构及键。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固定的盘中。
安全提示
1.吊回转拖板时,两脚应站在拖板垂直投影之外,且按照吊装工艺规定吊装。
2.使用拉卸工具时,手握的位置应在拉卸工具的手柄和滑锤碰撞面之外。
3.拆卸拉簧时,手钳夹持要牢靠,防止弹簧飞出,造成事故。
2.回转拖板的清洗和检查
将回转拖板及组件进行两次清洗。检查零部件是否安全可靠,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更换或修复。检查齿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孔有缺陷的可进行修正,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更换。检查轴是否弯曲,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更换。根据图纸重点检查丝杠螺母部件,对磨损严重的整个部件更换,对磨损小的将丝杠修整后配车螺母。按图纸检查各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修整或更换。
安全提示
1.清洗过程中,对油盆周围要注意防火。
2.清洗零件时应注意零件的毛刺,修复零件时要注意零件的棱角,以免造成伤害。
四、回转拖板刮研修复工艺
①刮削表面1:如图2.24所示,用500mm×800mm平板拖研表面1,刮削至符合检测要求。
②刮削表面2:如图2.25所示,用55°×1000mm角度平尺拖研表面2,刮削至符合检测要求。
③刮削表面4:用平板拖研表面4,刮削至符合检测要求。
图2.24 表面1的拖研
图2.25 表面2的拖研
安全提示
1.刮削中垫脚的踏板要安放平稳,以防将人碰伤。
2.刮刀柄应安装可靠,防止木柄破裂使刮刀柄端伤人。
3.刮削回转拖板边缘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事故。
五、任务检测
续表
六、回转拖板装配
①按图2.26所示,将下拖板、回转拖板表面擦净,并拼装在一起(T形螺钉先装入下拖板的槽中),拧紧回转拖板上的紧栓杆。
图2.26 回转台装配图
②将直锥齿轮副安装在托架上,用挡圈固定后,由下拖板的下端插入,装上弧形锥齿轮,用端盖将该齿轮固定在托架上。
③将键装在操作手柄上并涂机油,摇臂机构置于任务单图示位置,在回转拖板上面,将套与手柄同时压入箱体。(注意键要对准凸轮键槽)
④将拨杆组件涂机油,将有齿的拨杆装在箱体左边,操作手柄装键,由箱体下部插入,装扇形轮,并用挡圈固定。由箱体右边插入另一拨杆,装上拨块,并用锥销固定。分别用带孔的柱销将拉板连接,并用开口销固定。将拉簧装在拉板孔中,分别扳动手柄检查摇臂机构定位是否可靠。
⑤将蜗杆组件涂油,如图2.27所示,将垫圈5与蜗杆3用销子连接,蜗杆3从回转拖板前端插入,装上法兰2及螺钉,但螺钉不要拧紧。将螺母置于左端轴承的前端,将带齿的螺母4置于轴承的后端,并与蜗杆啮合,装轴承上盖,用锥销将前螺母定位,并将螺钉装上,但不要拧紧。
⑥如图2.26所示,将牙嵌离合器槽插入拨块,弧形锥齿轮及调整环从左端插入,并与啮合,装上轴承上盖,并用螺钉固定。用压铅丝法检查弧形锥齿轮副的啮合间隙,通过配磨调整环的端面加以调整。
⑦用手将丝杠从右边旋入,调整蜗杆,使螺母产生轴向位移,但丝杠在全程上旋转自如,且轴向窜动小于0.1mm。拧紧轴承上盖螺钉,用螺丝刀将蜗杆法兰2螺钉拧紧并将端盖1装上,取下丝杠并将其挂在架子上。(待工作台一起装配)
⑧装上手动油泵及润滑油管。
图2.27 丝杠传动间隙的调整
1—端盖;2—法兰;3—蜗杆;4—螺母;5—垫圈
安全提示
1.吊回转拖板时,两脚应站在拖板垂直投影之外,且按照吊装工艺规定吊装。
2.回转拖板与下拖板装配时,手应扶着回转拖板且不得放在两拖板之间。
3.装配拉簧时,手钳夹持要牢靠,防止弹簧飞出,造成事故。可用铁丝穿在拉簧的一端,将拉簧拉至适当位置,再用手钳将拉簧端头压入孔中。
4.紧固螺钉时,应按国标要求使用规定的扳手和拧紧力。
温馨提示
回转拖板的装配应与下拖板同步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