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阵列工艺技术课题

阵列工艺技术课题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TFT制造工艺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提高TFT阵列的开口率。提高开口率就是缩小TFT的单元面积,窄化布线宽度,提高TFT阵列基板同CF基板的对盒精度。提高TFT基板与CF基板的对盒精度是将黑短阵和彩膜直接制作到TFT阵列上,可以消除由于对盒精度不够造成的开口率下降。提高TFT阵列开口率的另一个途径是称为场屏蔽的像素电极面积扩大化。

3.8 TFT阵列工艺技术课题

TFT制造工艺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提高TFT阵列的开口率。提高开口率就是缩小TFT的单元面积,窄化布线宽度,提高TFT阵列基板同CF基板的对盒精度。这里简单介绍提高TFT阵列开口率的几个途径。

提高TFT基板与CF基板的对盒精度是将黑短阵(black matrix,BM)和彩膜直接制作到TFT阵列上,可以消除由于对盒精度不够造成的开口率下降。但是由于该工艺的复杂性提高和工序增加,解决成品率成为主要矛盾。

引进半导体集成电路中运用的微细化技术,可实现数据线和栅极线的精细加工,提高开口率。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集成电路布线精度是10μm,90年代TFT第1代生产线的布线精度是10μm。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布线精度已经达到0.15μm左右。因此,TFT在布线精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低温多晶硅技术的成熟,为布线精细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TFT的布线精度达到1μm左右应该不是幻想。

但是,布线窄化必须解决低阻线的问题,否则,由于布线窄化会导致栅线电阻增高,使栅脉冲的延迟时间增加,像素数据输入不足,引起图像对比度低。

提高TFT阵列开口率的另一个途径是称为场屏蔽(field shield pixel,FSP)的像素电极面积扩大化(称为ITO on array技术)。其原理是将低电容率感光性聚合物(organic film)覆盖在TFT阵列上,进行平坦化以后加上透明导电膜形成像素电极,使像素电极的面积扩大到总线上,从而TFT阵列的开口率可以由63%左右提高到约80%。

当然,提高开口率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TFT的电子迁移率。把TFT做小了,开口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所以多晶硅TFT的开口率远远高于非晶硅。但是大面积激光退火技术在工艺上极具挑战性。如果能够找到直接成膜的高迁移率半导体材料,将从根本上解决高开口率问题。现在用氧化物半导体做TFT的研究工作非常活跃,这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其实,所谓开口率的问题,本质上是解决背光源光能利用效率的问题,是一个节能的问题。TFT-LCD采用背光源加彩膜的方案,开口率的提高总是有限的,光能利用率不会超过16%,这也是TFT-LCD技术在未来与主动发光式平板显示器竞争的瓶颈所在,TFT-LCD显示技术最后的王牌是反射式全彩色TFT-LCD显示。

最近LED场序列背光源和自然光光阀研究的发展,是解决TFT-LCD效率问题的另一条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