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灰度掩模板光刻工艺

灰度掩模板光刻工艺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了配置有非完全曝光图形的掩模板的曝光工艺叫做灰度掩模板光刻。采用这种曝光工艺显影后,能够控制3种以上不同等级的光刻胶的膜厚。在表7.8中,左栏图为通常采用的5次光刻工艺形成D层图形与硅岛的过程,该过程使用了两张掩模板进行曝光;右栏图为使用GTM工艺形成D层图形与硅岛的过程,只使用了一张掩模板进行曝光。

7.5 灰度掩模板光刻工艺

采用了配置有非完全曝光图形的掩模板的曝光工艺叫做灰度掩模板(GTM)光刻。采用这种曝光工艺显影后,能够控制3种以上不同等级的光刻胶的膜厚。

GTM工艺中使用的掩模板在TFT沟道处图形的尺寸处于曝光分辨率(4μm)以下,使得TFT沟道处的光刻胶未被充分曝光,显影后光刻胶在TFT沟道处形成保护膜。正是由于这部分TFT沟道处残留的光刻胶,实现了使用一张掩模板形成D层图形与硅岛图形的工艺。在表7.8中,左栏图为通常采用的5次光刻工艺形成D层图形与硅岛的过程,该过程使用了两张掩模板进行曝光;右栏图为使用GTM工艺形成D层图形与硅岛的过程,只使用了一张掩模板进行曝光。由于在GTM工艺中,硅岛的刻蚀是在D层成膜之后,因此,在D层图形下有一层非晶硅。由于非晶硅层的存在,因此在D层上制作的用于接触孔光刻(C-PR)预对位的“田”字标记的形状与没有非晶硅层的标记形状不一样,在C-PR曝光预对位时,容易出错报警,这时需要改变曝光时预对位参数的设置,进行预对位参数的最佳化。

表7.8 5次光刻工艺与4次光刻工艺比较

img355

在GTM工艺中,沟道处光刻胶的形状决定了膜层上TFT沟道的形状,对TFT的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显示器最终的显示效果。因此,对沟道处光刻胶形状的管理十分重要,GTM形状的评价参数有沟道宽度L、倾斜角θ、残膜厚度T(见图7.32)。影响光刻胶形状的主要因素有:

img356

图7.32 GTM工艺中显影后光刻胶的形状

(1)GTM工艺用掩模板曝光在掩模板上TFT沟道处的图形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光刻胶上图形的形状,造成沟道参数产生偏差。

(2)曝光时的焦点如果产生偏移,会使沟道宽度变窄,倾斜角变小,残膜厚度变大。

(3)狭缝宽度增加,基板上沟道宽度的偏差会减小,因此,GTM工艺中使用17mm的狭缝进行曝光。

(4)显影时间对光刻胶形状无明显影响,为了使沟道处光刻胶保持一定的倾斜角,显影后必须将显影后烘焙温度从145℃降为100℃。

(5)光刻胶的材料与膜厚光刻胶膜厚增加,会减少基板内沟道宽度的偏差,因此,GTM工艺中光刻胶的涂敷膜厚为2.2μ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