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缺陷解析流程

缺陷解析流程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确认是点缺陷或线缺陷,要用金相显微镜,扫描显微镜、线幅测定仪、各种滤光片的光照检查,对缺陷作全面的调查研究,确认缺陷发生的部位和性质。因为姆拉缺陷是一种软缺陷,涉及的面非常宽,有些是阵列工艺引起的,有些则可能是由制屏工艺引起的。通过测定配线的阻抗,对线状姆拉进行确认。宏观地说,除了屏的显示检查以外,缺陷解析的流程还应该包括数据积累、设备调查等多项品质管理和控制的内容。

11.4 缺陷解析流程

TFT的解析流程如图11.9所示。首先是显示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将缺陷分类。如果是点缺陷或线缺陷,记录下缺陷相关信息,将显示屏TFT侧的偏振片剥离,用金相显微镜确认缺陷的具体位置。如有必要,解剖显示屏,观察TFT侧像素部状态,确认缺陷形式。如果确认是点缺陷或线缺陷,要用金相显微镜,扫描显微镜、线幅测定仪、各种滤光片的光照检查,对缺陷作全面的调查研究,确认缺陷发生的部位和性质。

img606

图11.9 TFT缺陷解析流程

如果显示检查发现的是姆拉类的缺陷,除了执行和点缺陷或线缺陷类似的检查以外,还要通电检查TFT的转移特性,传输特性并根据缺陷与相关电学参数的依赖关系研究缺陷的性质。因为姆拉缺陷是一种软缺陷,涉及的面非常宽,有些是阵列工艺引起的,有些则可能是由制屏工艺引起的。

通过金相显微镜可以观察图案的外观,是否有异物,结构是否完好,通过对接触孔、沟道颜色观察,可以初步判定沟道厚度是否正常。利用线幅测定机判定线幅是否正常及是否存在重合缺陷。通过测定配线的阻抗,对线状姆拉进行确认。利用特性测定仪实际检测像素的TFT特性,主要是对VG-IS、VD-IS特性曲线进行测定。利用扫描电镜测定各层的膜厚,例如,可以通过沟道部膜厚的测定判定沟道部刻蚀是否正常,也可以通过截面观看判定接触孔是否正常。如果发现缺陷是由异物引起,确定异物化学成分,是判定异物来源的重要依据,这时需要采用光谱分析技术。

宏观地说,除了屏的显示检查以外,缺陷解析的流程还应该包括数据积累、设备调查等多项品质管理和控制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