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现斌 杨亦农 吕现涛 (日照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引言
随着城市功能和城市路网在深化、细化,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城市道路交叉口是一把双刃剑,其数量的增加使居民可以便利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但同时带来了交通延误、拥堵、交通事故高等不良影响,降低了城市道路网服务城市的功能。
二、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概述
从城市道路网宏观组成角度看,平面交叉口仅仅是一个结点,但在微观上,就平面交叉的构造和交通功能看,平面交叉又是有一定范围的。
三、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现状问题及分析
(一)畸形交叉口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由于历史等原因,部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形式采用Y形交叉或其他畸形交叉,例如相交道路角度较小的五路交叉或多路交叉,交叉口通过平面交通管理和控制很难保证交通通畅;再如,T形交叉口位于相交道路两侧且距离较近,不利于两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与控制,降低城市道路出行效率。在城市道路网中的畸形平面交叉口处,机动车辆行驶线形不好,司机到达交叉口处必须较大程度降低车速,判别行驶方向和交通安全状况,这样不仅影响车辆行驶速度,降低了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而且对交通安全也有很大的危害,阻碍了城市交通的畅通。
(二)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处的起伏路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车辆经过交叉口A时,车辆行驶过程中起伏较大(见图1),行车舒适性较差,车辆行驶到此需降低速度才能平稳通过,降低了城市道路交叉的通行能力。根据调查与分析所得,起伏路形成原因主要是:第一,在城市道路修建过程中,由于相交两条道路不是同时施工,先建道路在城市道路交叉范围内竖向施工与道路路段竖向施工一致,不进行城市道路交叉竖向施工;第二,后建道路为减少对已有道路的破坏,在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直接与已建道路相接,不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施工,所以城市道路交叉竖向设计不能付诸实施,形成起伏路(见图2)。
图1
图2
(三)城市道路的管理松懈对城市交通畅通的影响
由于管理松懈,在很多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如图3)范围内存在影响司机视线的障碍物。道路在投入使用后,由于交叉口范围内管理跟不上,导致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随意设置配电箱和种植高大树木等设施和绿化植物(见图4),这些设施和绿化植物较高,司
图3
图4
机在行驶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相邻道路的交通情况,直接影响司机对车辆的控制,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同时,司机在行驶临这些路口时,不能及时判别相邻道路的路况,就会放慢行驶速度,造成行车的延误,降低交叉口交通通行能力,形成交通拥堵。
(四)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合理与否对城市交通畅通影响很大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与路段上顺流交通截然不同,在没有交通管理的平面交叉口,交通流是由进口分流、路口内交织、出口合流组成,所以交叉口范围内主要有会出现分流点、合流点和冲突点等交错点(见图5)。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科学的交通组织设计。
四、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问题应的对策略
(一)科学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1.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分向流向、公交站点的设置以及道路周边建筑物性质或规划用地性质,科学合理选择交叉口用地范围和型式,尽量使相邻交叉口之间的道路直通。
图5
2.平面交叉型式要简单,尽可能选用正交或接近90。的十字形交叉,在地物限制时,也要尽量使规划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0°。道路路线转折角较大时,转折点宜放在路段上,不宜设在交叉口上,尽量避免畸形交叉,简化多路交叉,有利于交通安全。
3.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的平面交叉口错位交叉;如下图[如图6(a),道路1和道路3与道路2和道路3交叉口的间距较小,解决方式如图6(b)、图6(c)和图6(d)]。
(二)科学设计,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设计合理并付诸实施
设计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后续施工和管理则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加强基础交通资料的调查研究,科学设计,严格施工过程管理和交叉口竣工后的交通管理,保证交叉口设计能付诸实施,同时避免视距三角形范围内无乱停、乱放及乱建等现象。交叉口的竖向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使交叉口竖向过渡平缓,行车舒适,避免出现起伏路,做到排水迅速和美观的要求。
图6
(三)加强交通软、硬件设施投入,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
1.在道路红线宽度不可变更的前提下,通过拓宽左、右转车道,压缩机非分隔带等来调整车道宽度和车道数量,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
2.根据流量、流向和交通对象分布,合理确定车道功能,尽量避免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实现各行其向,各行其道;
3.根据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进出口各方向交通流量大小,合理设置与设计交通信号,灵活组合相位,安排最佳相位、相序,确定最佳周期,尽量缩短各个方向的通行时间;合理安排平面交叉口内冲突的车流、人流在时间上分别按序通行,避免车辆拥挤混乱、以及互撞、撞人,降低交通事故,提高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进而提高城市交通的畅通水平。
五、建议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中的瓶颈,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城市道路设计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为交叉口导致城市道路网运行当中通行能力差、行程时间长、行车延误大、运输效率低等负面效应,使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更好的为城市交通服务,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
参考资料
[1]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手册》编委会.交通工程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136~1208.
[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报批稿).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3]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8~72.
[4]朱志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探讨.有色金属设计与研究,1996:62~70.
[5]李杰.城市道路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1~190.
[6]王炜.交通规划.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43~1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