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城镇风貌设计的认识与探索

小城镇风貌设计的认识与探索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兴隆镇镇区周边兴隆镇作物品种较多,共有一百多种,这些种植业的存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净化空气的生态作用,同时各类农作物的不同色彩也为镇区的景观风貌塑造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北方平原地区存在着许多类似兴隆镇这样的小城镇,它们有着良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背景。本规划对诸如兴隆镇北方平原地区的小城镇做了细致的分析,希望对今后的小城镇风貌建设有所裨益,以寻找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法和建设模式。

小城镇风貌设计的认识与探索——以临邑县兴隆镇为例

李俊生 刘 涛 王 刚 (德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小城镇风貌设计的基本认识

(一)对城镇风貌的认识

城镇风貌特色设计即城镇景观特色设计,是民俗民风、文化传统与地形地貌、地理特征的融合,是依托村镇物质形态而反映出来的精神气质,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的结合,是地域文化在人居环境上的展现。

(二)小城镇风貌的特点

1.小——小城镇与城市最突出的差异性就体现在“小”这方面。

2.与自然环境结合密切——自然环境风貌主要由水、山、植物三类所构成。水体是体现滨水城镇特色、活跃城镇空间的最主要因素。

3.地域文化性突出——小城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用地、河流、山地等自然条件因素、社会经济要素与人为因素的作用,形成其个性和风格。

4.稳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小城镇的历史文化可以从其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风貌中获取。

5.现代人工景观——现代人工景观基本可以划分为“点、线、面“三种形态。

(三)对小城镇风貌设计的认识

现在小城镇的建设,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丧失,不同地区的小城镇街道、建筑和景观的雷同,人们熟悉的的生活氛围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泯灭,令人深感忧虑。

二、兴隆镇风貌基础

兴隆镇位于临邑县西南部,北临临盘镇,东与临南镇接壤,南与齐河县,西与禹城市分别相接,是临邑县的北大门,素有“临邑粮仓”之说。

(一)生态涵养的田园风光

兴隆镇镇区周边兴隆镇作物品种较多,共有一百多种,这些种植业的存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净化空气的生态作用,同时各类农作物的不同色彩也为镇区的景观风貌塑造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二)星罗棋布的河塘水系

在兴隆镇镇区内外分布着大小不一、曲折变化的河流和池塘,天然的形成了兴隆镇风貌特色的重要内容,以土马河为主的水系横贯镇区东西。

(三)便利的道路交通系统

兴隆镇交通便利,南距京福高速禹城出口10km、距济南遥墙机场50km,省道316穿境而过。

三、兴隆镇风貌规划理念

未来兴隆镇的城镇风貌建设应该强调水文化、生态农业和商贸物流的特色,同时结合鲁西北地区的特点,在城镇风貌保护与发展规划上,既要加强对老镇区的保护开发,又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建设好南部的新区。

(一)“江北水乡”理念

规划极力把握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可能,强化“水”的概念,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利用,体现水文化。

(二)“环境品牌”理念

城镇风貌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镇的环境建设,城镇环境品牌决定城镇的投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风貌规划必须遵循环境优先的理念,充分利用城镇内外的优良环境基础,发掘潜力。

(三)“空间优化”理念

开放空间是人们进行室外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是风貌规划的主体内容。

(四)“文态培育”理念

强化城镇文化建设,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和人文含量,在展现时代精神、增强乡民文明修养等方面突出城镇文化底蕴。

四、兴隆镇风貌规划设计

(一)兴隆镇镇区风貌总体结构

兴隆镇区风貌总体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园、四带、五点、六片”。

(二)风貌规划控制要素

根据兴隆镇的城镇形态与特色元素分析,确定以“水、绿、文、工、商”五个方面为设计主题。

(三)风貌规划的实施

对于兴隆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其方案和初设要结合风貌控制的规定,对建筑物层高、体量、色彩以及与环境协调性等要素进行控制。

五、结语

北方平原地区存在着许多类似兴隆镇这样的小城镇,它们有着良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背景。本规划对诸如兴隆镇北方平原地区的小城镇做了细致的分析,希望对今后的小城镇风貌建设有所裨益,以寻找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法和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迪华等.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的灵魂[J].中国园林,2000.

[2]伊里尔·沙里宁,顾启源.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1986.

[3]周东等.北方平原小城镇风貌规划初探.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

[4]徐四春.小城镇风貌设计的认识与探索.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