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探索——以博兴县为例
孙守星 王 伟 (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博兴县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城市建设成绩显著。为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坚持政府统筹、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施农村新居建设工程,有序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节约集约用地,协同推进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加快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根据山东省农村住宅与危房改造会议的精神,编制了农村住宅与危房改造规划。
自上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以来,对博兴县的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显著,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中心城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博兴县中心城人口为9.35万(博昌街道办事处、城东街道办事处、锦秋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总用地面积约158.3km2,属于中小城市规模,经济总量较小,人口集聚度不高,集聚效应不强,影响到了中心城职能的发挥。
(二)县域城镇群体现状规模不合理,职能单一
博兴县县域内还未形成合理的规模等级和不同职能分工、联系密切、分布有序的城镇体系。影响到全县经济全面的发展、资源的合理开采,潜力的挖掘。乡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公共服务水平低,区域的中心作用不明显。……
(三)所处的地理位置既有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由于博兴县处于北部的京津唐,东部的烟威青,西部的济南经济开发区的包围之中,特别是距淄博、东营、滨州等几个城市很近,随着城市群发展的阶段不同,周边城市与博兴之间也会呈现带动发展和竞争抑制等不同关系,……
(四)工业产业结构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
其一是产品结构层次低,精加工、深加工和优质名牌产品占比重很少。其二是经济效益不高,亏损企业还占有一定比例,高消耗、高成本,很少形成拳头项目和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差。
二、现状村庄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村庄建设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
2.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3.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配套建设十分滞后……。
在这次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过程中,博兴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实现生活高质化、城市化,建设规范化、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网络化,环境生态化、田园化,形象特色化、品质化。
博兴县在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2009年至2011年为近期(第一阶段),2011年至2013年为远期(第二阶段)。
三、村庄布局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优先发展和扶持中心村
优先进行中心村建设,对中心村实行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供给或布局倾斜,提高中心村的服务水平,增强其吸引力,积极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
(二)集约安排村镇建设用地
1.加大村庄内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力度,吸引农民在旧村中原宅基地翻新改造,减少新宅基地的征用。
2.对地处矿区,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可实施整村改造。
3.村合并时,新建设地段要与相并的旧村一起规划建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量,使旧村得到逐步改造。
4.整合村庄中的建设用地,引导村民集中连片建设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已有建设用地则要充分利用。
(三)在实施过程本着以下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生产和生活、经济发展和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以“区域和系统”的观点,客观地界定各级村庄在区域的地位与作用;以“以人为本”的观点,突出强调城镇的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
1.强镇带动弱镇,打造中心镇
按照小城镇总体规划,高起点编制详规,对区位好、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的镇优先发展,采取农民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形式,吸引周边一般城镇向中心城镇聚集,鼓励农民在镇驻地建设或申购住房,从而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
2.强力发展经济强村,打造中心村
对村级集体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及经济强村,设立中心村,按照农村新型社区的标准,统一组织建设集中居住区,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将拟撤并村庄及基层村的农户吸引进来。对于改造的难点,资金问题,可以通过“省级财政补助一点,市县财政补助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多渠道筹集。
3.扶持强企,打造基层村建设
近年来,博兴县许多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此同时,企业周边许多基层村、拟撤并村拥有大量闲置土地、人力资源,但因缺乏资金和项目导致发展缓慢,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差。在此次住房建设中,博兴推动经济强村的建设,吸引周边村庄的居民到中心村、基层村建居,逐步撤并交通不便、生活水平差的村庄。
博兴县曹王镇近几年的东鲁等村庄依靠大型企业的发展,村庄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周边几个比较密集的村庄,基础设施没有建设,在这次农村住房建设中,博兴县将东鲁作为中心村,大力发展,健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吸引了一批周边村庄的居民到东鲁建居,成为博兴农村住房建设与为改造的先头兵,企业与农民都得到了双赢。
四、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目标、措施与建议
博兴县在近五年的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中,力争达到下列目标。
(一)县域村庄建设与改造目标
1.农村住房建设: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实施农村新居建设工程。
2.农村危房改造: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县1964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切实解决农村住房问题。
3.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安排、配套建设村庄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沼气和供气、集中供热及科教文卫等设施,5年内全县农村道路由“村村通”逐步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基本实现村庄“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
(二)村庄迁建、分散新建与危房改造计划
县域内各村庄的迁建、分散新建与危房改造以乡镇单位组织进行。城区新建住宅以多层为主,规划人均用地120m2;乡镇驻地新建住宅建议多层改造,以新农村住宅为主,规划人均用地120m2;县域其他村庄新建住宅以新农村住宅为主,规划人均用地100m2。
(三)危房改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20092011年对各乡镇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庄实施整村迁建、合村并居,并逐渐对需要进行危房改造的房屋进行整治。
博兴县在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中,规划管理针对城市规划区土地制定了管制规划,针对不同办事处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管理,最后提出了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