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中小城市街景改貌综合整治规划的若干探索

关于中小城市街景改貌综合整治规划的若干探索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曾有专业人士总结了现在城市整改面临的十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建筑界面、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绿化植被、广告牌匾、城市家具、标识系统、城市照明、公共艺术、无障碍设施。例如,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外文指示牌的设置、服务人员的用语等,对展示城市品味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好的规划不能实现将是毫无意义的纸上谈兵,城市街景改貌综合整治规划的实施需要各方各面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关于中小城市街景改貌综合整治规划的若干探索

王 芳 刁英君 刘秀山 (德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引言

所谓街景整治,就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使城市形象与城市经济基础相相适,通常在某种契机下开展的“城市美化运动”。一些城市承办的重大事件会对街景整治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市民对自身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却是其长远意义所在。因此街景整治规划并不是一时的形象工程,它对改善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面貌整改的通用守则

面对城市改貌项目,规划人员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现状调查和周密的研究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研究我们发现多数城市都面临着类似情况:现状建筑破旧、乱搭乱建严重、交通组织无序、市政设施缺失、广告牌匾混乱、绿化面积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而我们首先就是要将问题分类细化,再通过“拆、挡、装、治、补”等具体手段将其逐个击破,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曾有专业人士总结了现在城市整改面临的十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建筑界面、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绿化植被、广告牌匾、城市家具、标识系统、城市照明、公共艺术无障碍设施。笔者认为这对于所有城市改貌规划项目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整改措施中所谓“拆”,就是拆除乱搭乱建的违法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极其破旧无保留意义的建筑物、拆除杂乱广告等;“挡”就是指利用围墙、绿化、广告牌等对不能拆除但却十分影响街景美观的因素进行遮挡;“装”就是装修,即对破旧建筑物进行外立面装饰,从而使其达到旧貌换新颜的效果;“治”就是治理脏乱差的现象,包括规范广告牌匾、取缔占道经营、组织道路交通等;“补”就是补充,通过对现状的梳理,补植绿化、补充缺失的市政设施、添加公共小品和各种标识。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我们的城市界面变得更加美观,城市品味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中小城市街景改貌的定位

大城市不同,中小城市相对经济水平低,城市发展慢,长年累月进行整改不合实际,甚至会影响到城市正常发展。因此结合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重大事件已成为推动城市改貌的重要力量,如全运会的举办。对于有众多约束因素的中小城市,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资金有限,技术薄弱的种种困难下,正确把握街景改貌项目的定位,是很重要的环节。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项目上,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果,是不少相关领导关心的问题。因此,街景综合整治成为不少中小城市重塑对外形象的重点项目。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短期内要做好中小城市街景改貌,一定要避免大拆大建,因其不但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实施,更在一定程度上切断城市发展文脉。因此,规划人员应该重抓城市景观界面缺损要素的补充修复,营造和谐的城市人文气息,将“整洁有序、美观和谐、各具特色、体现底蕴”作为街景综合整改的目标。全面考虑项目的时效性、复杂性、实施性、持续性,以“高品位、低成本、易实施、可推广”作为工作原则。在方向上,紧跟政策领导,把握契机;在立意上,开阔思路、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在实施中,责权明晰、层层推进、重塑风貌。最终达成“还城市一片洁净,给市民一个花园”的美好愿景。

四、重点工作之建筑整改

建筑整改是街景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的高矮新旧,给人一个最直接的关于城市发展层次的视觉冲击。中小城市大多由于各种因素,建筑物外形现代化程度不高,在街景改貌中如何能把建筑整改这个工程量浩大的篇章做好呢?笔者认为应该对不同地段作不同分析,对不同建筑物做不同处理。

在外形上看,一些老旧的20世纪50~60年代的建筑仍大量存在于中小城市中,其风格样式虽然不再占据时代主流,但其独有的年代特色仍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外貌休葺翻新,而内部功能则根据实际需求使用。还有一些20世纪70~80年代过渡时期的建筑物,则应将其品位提升,通过粉刷、装修增添美感,甚至增加现代科技元素,增强其时代进步感。而对新建建筑,由于其紧跟时代潮流,美观大方,并不是整改的重点,保留即可。做到目标明确,分清轻重,使得质朴古老的建筑能历久弥新、发展提升的建筑更绿色科技、现代时尚的建筑得以继承发扬。在建筑物所处地段位置上,应当遵循“整体美观、重点突出”的原则,对地理位置或自身等级比较重要的建筑物作重点装修处理,使其成为每段街区的标志性亮点。而对于大片的较低等级建筑物则把握整体的色彩与形态,做到美观大方、有序实用。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当城市举办重大事件时,一些具有重要功能的建筑物,例如比赛场馆、接待酒店、旅游名胜等,则应由内至外,由表及里的整改。不但要求其外立面整洁美观,内部也需要注意。例如,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外文指示牌的设置、服务人员的用语等,对展示城市品味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五、提升形象的点睛之笔

相对于建筑物整改、广告牌匾治理、市政设施布点等整改项目,绿化植被补植、小品雕塑摆放、城市家具造型、标识系统设计也是必不可缺的点睛之笔。前类可看做城市街景整改的的硬包装,后类则是体现城市品位的软包装。前者是关乎广大市民切身生活水平的基本城建项目,后者则更能在短时间的改造中渲染烘托一种城市的主题氛围。所以,在城市街头,我们常会见到各种主题雕塑,精致小品、花卉摆放,这表明在物质生活取得极大进步的今天,精神享受逐步成为广大市民所追求的生活境界。

因此在城市街景改貌整治规划中,大力提高硬包装条件的同时,也应重视软包装的深入设计。因为像建筑物和道路大规模改动的空间相对有限,而像绿地游园的增加,城市家具的补充在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上既快速有效又有长远的有利影响。所以只有以人为本,两者都抓住,才能全面快速有效的做好整个项目,使得街景改貌规划不仅仅是形象工程,更是改善民居民生的民心工程

六、完成整改的保障措施

美好的规划不能实现将是毫无意义的纸上谈兵,城市街景改貌综合整治规划的实施需要各方各面部门的配合与支持。面对此类项目,政府应首先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指挥,市民应该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这是规划实施的先决条件。然后项目的规划、评审、落实,是保证完成整改的必要条件。只有树立明确的运作机制,才能保证项目有条不紊的开展,才能保证实施单位顺利协调,才能保证最终目标的完美实现。

七、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城市一定要根据本身特点,借鉴大城市整改成功经验的同时,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在政府专项工作组的带领下,通过众多部门齐心合力的协调运作,实现城市街景改貌综合整治规划。做到不单见一时之快速成效,更能从长远本质上改善城市面貌、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为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起到改善、提升、添彩的长期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