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必须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

必须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

时间:2023-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关系职业人员必须遵循的又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是否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与组织和公众皆有利害关系。结果是,该报由于实事求是地报告了事实,使自己的提价之举获得了广大读者的理解。
必须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_公共关系学

三、必须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

公共关系是一个信息传播、沟通过程,一方面将组织的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将公众的信息反馈给组织,以获得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适应。传播信息这一工作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实事求是地传播信息。公共关系职业人员必须遵循的又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

是否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与组织和公众皆有利害关系。每一个事实的功用都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对双方都有利,二是对双方都无利,三是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利。如是第一种情况,那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就不是难事了,比如某市某百年老饭店在获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该店恢复老招牌及传统菜肴的信息后,当然会如实而又及时地将该事实传播出去。但如碰到第二、第三种情况,传播者就势必权衡利弊、考虑取舍,从而可能影响到事实的真实传播。然而,从职业道德着想,为了对社会、公众以及自身负责,应该而且必须实事求是地传播信息。公共关系职业人员必须牢记,信息传播的前提不仅看其是否符合各家的利益,而且要看是否有助于人们了解事实真相。因此,即使某一事实的传播会引起对自身利益的损害,那也必须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实事求是、有理有利有节地予以报告。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在事实传播时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不是要人们机械地、照抄照搬地执行,而是可以而且应该灵活、辩证地去掌握它、贯彻它。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也有技巧可言,在不违反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前提下,报告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时间、地点、渠道、方式,运用不同的传播人、态度、语言、口气。若运用得法,报告不利的事实未必引出不利的结果来,有时还可能获得公众或社会的谅解和同情,出现变坏事为好事的转机。

先就第二种情况来说,如果某一事实的如实传播对双方利益皆有损害,那么应该怎样遵循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呢?以广州某报为例,鉴于市场纸价、采编费用、图文稿酬与印刷厂工价皆大幅度提高的事实,该报从2000年起需要提价。这一信息的传播对双方皆不利,报纸提价一方面会导致发行量下降,对经济效益多有不利,一方面要增加读者的经济负担,对其日常开支有负面影响。毫无疑问,如只是简单地宣布何时提价、提多少价,其结果必然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场面。但这家报社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历数提价的真实原因,坦承自己在前一段时期为争取不提价所尽的努力及为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后道出提价是出于不得已之外,还说在提价后一定在原有质量的基础上,继续再接再厉、改善服务、回报读者(如新辟栏目、增加版面等)。结果是,该报由于实事求是地报告了事实,使自己的提价之举获得了广大读者的理解。事后统计,尽管订量较以前还是有所下降,但订数仍超过了预先估计。更重要的是,该报在读者中保持了原有的美好形象。

再就第三种情况说,信息传播者应如何实事求是地处理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利的事实。我们仍以商品提价为例。某年初,某食品厂得到上级通知,自当年2月1日起,凡使用糖、蛋为原料的食品皆需提价。当时该厂仓库还储存不少原价购进的食糖和鸡蛋,另外还有不少待运出厂的这类食品,如到时按新价销售,该厂无形中增加甚多意外收入。该厂实事求是地向公众传播了这一不利于公众利益的信息。它在市报、省报上登了一条启事,文中明确告诉人们该厂将奉上级通知自2月1日起提高某几种食品价格,同时又说明已生产好的若干食品仍维持原价,售完为止;用原价购进的糖、蛋为原料加工的食品,其价格不提或少提。该厂在传播不利于公众一方的事实时,不但没有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且借报告这一事实的机会成功地塑造了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不但获得了公众的信赖,而且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