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注射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油温过高
(1)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①冷却水不足或没有;
②冷却水路堵塞或太小;
③大流量油泵不卸荷;
④工作压力调得超过额定压力;
⑤油箱过小、容量小、散热差;
⑥泵各连接元件处渗漏,造成容积损失发热,或泵内相对运动元件间隙过大。
(2)排除方法 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加大或打开冷却水阀门;
②检修、清洗或更换;
③检修电磁卸荷阀及其控制线路;
④重新调整;
⑤加大油箱或加强冷却系统;
⑥严防紧固部分渗漏,修理间隙。
2.漏油
(1)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①加工粗糙,密封不良;
②密封件老化、磨损、变形;
③油温过高;
④紧固件松动。
(2)排除方法 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精细加工或研磨;
②更换;
③降低油温;
④紧固。
3.无动作
(1)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①换向阀卡死;
②电磁铁损坏或卡死;
③安全门联动阀故障;
④泵被全部卸荷或无压力输出;
⑤电磁铁控制回路无输出。
(2)排除方法 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拆开清洗、研磨与调整;
②更换或研磨与调整;
③检修;
④检修卸荷阀或油泵;
⑤检修各相关电路。
4.动作速度慢
(1)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①溢流阀失灵,系统压力小;
②节流或调速阀卡阻,使系统流量小;
③电机转速下降严重;
④大泵排量不足或不排油。
(2)排除方法 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检查溢流阀及其控制线路;
②清洗、研磨与调整;
③检查是否存在电源电压低、缺相、匝间短路并检修相关部分;
④检查并维修油泵。
5.动作反应慢、动作完成后有爬行
(1)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①阀芯阻滞或拉毛;
②阀芯动作不到位;
③主阀弹簧扭曲或折断;
④电磁铁剩磁过大。
(2)排除方法 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清洗、研磨与调整;
②更换顶杆使阀芯动作到位;
③更换;
④修磨磁铁芯,使之减短形成磁隙。
6.系统压力不足
(1)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①溢流阀卸荷;
②油泵损坏或内泄;
③油泵转子装反;
④执行元件内泄使主油路与回油接通;
⑤溢流先导阀故障。
(2)排除方法 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检修、清洗;
②解体维修或更换;
③重装;
④修理、更换密封件;
⑤更换或修理。
7.系统噪音
(1)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①油过滤器阻塞;
②油泵吸入空气;
③油温过低;
④油池液位过低;
⑤油液黏度过高;
⑥油泵损坏或磨损;
⑦泵和电机不同心;
⑧轴承损坏;
⑨油液“乳化严重”产生振动;
⑩管道或接头振动;
管路中有高压脉动;
油泵转子装反;
阀电磁铁接触不良,电压或吸力不足。
(2)排除方法 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清洗;
②消除漏气,检查进油管和密封件;
③开机运转升温,并检查冷却系统;
④补充液压油;
⑤更换适宜油种;
⑥更换或研修;
⑦调整同心度;
⑧更换;
⑨加大油箱,加装隔板;
⑩紧固;
增设缓冲器、蓄能器或脉动过滤器;
重装;
修整铁芯,查找电压低的原因并排除。
8.油温过低
(1)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①冷却电磁阀、阻尼孔阻塞;
②冷却电磁阀卡死;
③冷却电磁阀控制电路异常;
④冷却电磁阀装反。
(2)排除方法 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清洗;
②研磨、清洗、调整或更换;
③检修;
④重装。
9.成品生产不稳定
(1)原因 可能由机器零件磨损等造成。
(2)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是:
①检查过胶元件是否有磨损,磨损严重则进行更换处理;
②检查模板平行度是否偏差严重,如果偏差严重要进行调整校核;
③检查射胶油缸内密封圈是否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
④检查压力控制是否稳定正常,如不正常可重新调整校核;
⑤检查供电电压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可对电子控制部分加装稳压电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