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沿步行》的上帝之眼

《沿步行》的上帝之眼

时间:2024-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承认,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都具有镜头感。也就是说,建筑师在作品中注入的建筑理想总不可避免地和某种特定的体验方式相联系,尽管这种方式不一定是观者愿意选择或者能够选择的。反之,观者体验建筑时,也很有可能采用建筑师所未曾预期的方式,并由此得到设计者未曾预期的效果。一个建筑自身所包含的信息中,没有进入通约的部分远远比进入通约的部分多得多。

6 镜头与观点:《沿H步行》的上帝之眼

必须承认,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都具有镜头感。他们会预先假设观察点和景框,构思图将帮助他们进一步确立了某种观看方式,然后建筑构型以这种假设的观看方式为前提逐渐显形。也就是说,建筑师在作品中注入的建筑理想总不可避免地和某种特定的体验方式相联系,尽管这种方式不一定是观者愿意选择或者能够选择的。反之,观者体验建筑时(不管是实地体验还是远程的体验),也很有可能采用建筑师所未曾预期的方式,并由此得到设计者未曾预期的效果。

一个建筑自身所包含的信息中,没有进入通约的部分远远比进入通约的部分多得多。这使得对建筑的可能面貌的探究成为一个不仅有趣而且很有意义的话题。“我试图要达到的目的,首先是让你们看见。”格里菲斯(Griffith,D.W.)1913年在答一位来访者时这样说。另一位影像的开拓者布努埃尔(Bunue,Luis)也表达过类似的愿望:“我要求一部影片为我发现某些东西。”这些愿望显然体现了这样一种认识:镜头有可能帮助人们发现肉眼没有或者无法捕捉的东西,一些因为太大或太小或太快或太慢而无法被知觉的东西。本章和第7章所要考察的就是,当镜头(或虚拟镜头)代替眼睛成为观察器时,建筑及其空间的哪些可能性将会被转化为现实,我们对建筑的理解又将随之发生怎样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