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闪回的空间

闪回的空间

时间:2023-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物质实体的在场在一次次时间的回环中让位于记忆影像的远程在场。闪回空间的这种影像逻辑有助于矫正我们过分信任“历史的真实再现”的错觉,这种再现从来不是“记忆机器”存在的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闪回只能提供无法缝合的碎片,以至于现时空间在无数个他时随机构成的回环下难以建立自身的稳定结构。

8.3.1 闪回的空间

当我们进一步探讨记忆参与现实的具体方式时,需要借助一个影像概念:闪回(flashback)[23]。“现实图景与回忆-影像的关系表现在闪回镜头中。严格地讲,这是一个从现在到过去,再把我们带回现在的封闭循环。”[24]比如卡瓦尔康蒂在《几个小时》(Nothing But the Hours,1926)中穿插闪回镜头所形成的巴黎,就是由无数个从现时到过去再到现时的空间回环构成的城市(图8.8)。

1926年,作为建筑师、布景师和电影导演的卡瓦尔康蒂在他居住的巴黎蒙特马特街区完成了带有意识流特点的城市纪录片《几个小时》。他选取了充满历史感、抒情感和细节的影像素材,来描述巴黎最古老的蒙特马特(Montmartre)街区。在卡瓦尔康蒂看来,城市生活是伴随一系列与市民相关的历时性事件和记忆片断展开的,甚至对往昔的追忆也同样参与当下城市生活。这与鲁特曼描述柏林的方式迥然不同[25],后者倾向于冷静地不带感情色彩地记录城市的“新客观主义”[26]。两者的差异正如史学家查普曼(Chapman,Jay)所言,卡瓦尔康蒂“与城市居民的感受非常贴近,而鲁特曼则是有点歌颂大都市韵律的站立者姿态”[27]

图8.8 《几个小时》中渗透着闪回影像的城市

资料来源:Francois Penz,Maureen Thomas.Cinema &Architecture:Melies,Mallet-Stevens,Multimedia.London:British Film Inst,1998

在画面镜头上,卡瓦尔康蒂的《几个小时》是极少主义(minimalist)和静止的。他用静态的机位来捕捉城市的脉动,用蒙太奇将静止镜头组接成动态的城市漫游。组接原则来自一种经典的结构:序曲、主题、变调和尾声,有点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在时间线上发展的意识流。把握这种时间性框架对于理解《几个小时》中的空间结构非常重要:卡瓦尔康蒂将钟表上的城市时间转化为记忆所呈现的“真时”,通过不断穿插的闪回,将记忆中的空间片断融合在当下的空间体验中,从而将物理空间转换为被感知的城市。心理时间代替物理空间,作为无形的控制线,支配着事件和场所的序列组织。无数个闪回的空间对接到当下情境中,于是城市中不断变化却又循环往复的生活空间被真实地描述出来。

这种闪回空间的意识在现当代的建筑创作中并不鲜见。比如在1976年罗西设计的车提学生公寓(Students’Residence in Chieti)中,“某些视图中的组合、分开、断裂、变形及重叠的不仅是建筑材料,而且还是表达童年、爱情以及生活的媒介”[28]。可以将这个公寓理解为在不断闪回中构建的场所,在这里,一些建筑元素作为刺激闪回发生的触媒存在。物质实体的在场在一次次时间的回环中让位于记忆影像的远程在场。参与此项目的布拉费瑞(Braghieri,Gianni)将该作品视为具有“自传性”的建筑,但是如果从闪回空间的角度理解,用“记忆性”来形容它恐怕更加恰当。因为记忆是把过去拉进现在,而自传是把现在拉回过去;前者本质上忠实于现在,后者则忠实于过去。

具有记忆性的建筑允许(并且只能允许)过去间断地、变异地进入现实,在将时间轴上不同距离的无数个远处拉入现在的过程中,强调出现在的主体性。闪回空间的这种影像逻辑有助于矫正我们过分信任“历史的真实再现”的错觉,这种再现从来不是“记忆机器”存在的目的。比如在第7章分析的柏林荷兰大使馆(见第7.1.2小节)中,隐喻“19世纪、纳粹、共产主义者……”的外部建筑元素不断切入行进的“轨道”,空间随着时间在此分叉(fork),但并非回到从前,而是半途折返,以现实可辨认的记忆形式和记忆内容制造关于过去的幻象。城市和建筑的历史是在闪回而不是自传中被感知。

如果认同德勒兹的说法,即闪回的最为重要的意义是建立了过去与现在的某种关系,那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系在很多时候并非恒定和唯一的,比如柏林荷兰大使馆和车提学生公寓中所呈现的这种关系就带有很大的即时性和随机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闪回只能提供无法缝合的碎片,以至于现时空间在无数个他时随机构成的回环下难以建立自身的稳定结构。有时候,闪回以其严密的组织推动了现时结构的建立。比如从里伯斯金的一些设计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更为精心设计的闪回场景,它们试图透露现在和过去以及多个闪回之间的必然关系,以此把现时空间建构为一个具有稳定结构的串联记忆回环的“单行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