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地理景观的研究与发展
19世纪中叶,自然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德(A.Von Humboldt),将地理景观,即地景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引用到地理学中,并将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13)。此后一段时期内,地理景观一度被看做地形(landform)的同义词,其内涵仅限于对地壳的地质、地理现象和地貌属性的描述。地理景观作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以空间和经济为基点,以地理学的空间结构、反应和预测地理景观变迁为主要目标,研究地理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及其历史演化的相互关系。地理研究学派中的地理景观研究,存在过于强调区域性地表特征的倾向。因此,现代地理景观理论对地景建筑偏重视觉形态诠释的地理景观概念,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如学者乔治·丹尼尔斯(George Daniels)指出:“地理学者对可见之物质地景强烈关注,反倒忽视了解较不明显、但却真实塑造出地景的不可见力量。景观的概念并不包含关于权力与冲突的政治意涵,反而还倾向消融或隐藏它们。因此,景观的真正理念已经被质疑。”(14)
20世纪上半叶,地景生态思想的产生,使地理景观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德国著名生物地理学家卡尔·特罗(Carl Toll)提出了地景生态学的概念。地景生态学是地理景观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强调以科学的方法定量分析地理景观,以使之成为可以被使用与再利用的资源,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定性的空间化整体思考角度。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所发展的景观生态学及人类生态学不但从空间结构及其历史演替上,观察以地理景观为基础结构所支撑的生态体系的影响与演变,更重要的是从功能上探索地理景观的可运用性。从生态概念切入的地理景观研究,建立在生态系统上,结合地理景观设计经营规划,以达到永续发展的目的。然而,这种地理景观研究趋势,虽符合当前对于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目的,却因逐渐趋向实用主义,而忽略了对地理景观真正的内在力量即文化的探求(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