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景观与城市形态

文化景观与城市形态

时间:2023-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看出文化景观与城市规划学科所研究的聚居形态与景观风貌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文化景观是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文化的支配下,在长期聚居实践的地域空间中,创造出的与文化相应的地表特征。显然,城市景观在人类的景观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作为人类景观体系的中间层面,城市景观是物质形态和文化形态在某一具体历史时期的综合反映。

2.3.3 文化景观与城市形态

文化景观的概念不难理解,指的是地表的文化面貌,或者是人类社会性聚居所产生的文化“地貌”。可以看出文化景观与城市规划学科所研究的聚居形态与景观风貌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文化景观的内涵丰富,储蓄的信息量巨大。詹姆斯·邓肯(James Duncan)(20)把文化景观列为人类储蓄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text)之一,文化景观是书写在大地上的文本(21)

文化景观是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文化的支配下,在长期聚居实践的地域空间中,创造出的与文化相应的地表特征。文化景观的研究就是要鉴别、区分不同的文化区域,探索文化历史,研究人类介入环境、运用环境、改造环境的方式,尤其是研究自然景观是如何向文化景观转化的。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是动因,自然是中介,文化景观是结果(图2.15)。文化景观概念的意义在于大地不仅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性聚居活动的舞台,而且是人类的塑造对象。在人类对地表进行塑造的过程中,不仅是寻求功能上的效益,也伴随着浓厚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趋向(22)

img24

图2.15 文化景观图解
资料来源: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37

从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城市是人类社会性聚居的产物,是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和结果,同时它也反作用于社会过程,对生产、生活起到影响和控制作用。伴随着人类社会技术进步的思维水平、认知能力的提高,建筑、社区、城镇、区域乃至全球领域作为不同层面的认知对象,都逐步进入了人们的“景观”视野。其中,城市景观既是建筑、社区景观的背景和生存环境,又是区域、全球景观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语汇。显然,城市景观在人类的景观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城市始终处于新陈代谢之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人类在创造有形的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地改变和充实超越于具象之外的意境美和城市景观艺术(图2.16)。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性要求极高、组成复杂,众多城市要素必须合理安排、协调组合,才能提供丰富多彩、舒适宜人的城市生活。城市的社会结构、居民的价值取向、传统习俗以及建筑簇群、自然地形、生态绿化甚至气候因素等等,共同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城市风貌(图2.17)。因此,可以说城市景观是城市形体环境和城市社会生活共同组成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视觉形式,既包括好的和坏的视觉形式,也包括好坏之间的视觉形式(23)

img25

图2.16 重庆城市景观形态及其人文意象

景观研究的具体目标,是探索视觉景观与心理反应的艺术性与美感为人类提供美感经验的视觉环境。但若只强调视觉景观流于形式主义的辩证,不仅漠视了景观中“人”的主体性,还经常会流于美学形式,甚至产生以特定群体的特殊品味取代另一群体生活场景的后果。

img26

图2.17 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共同呈现的武昌城市人居环境

因此,作为人类景观体系的中间层面,城市景观是物质形态(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等)和文化形态(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在某一具体历史时期的综合反映。人文因素即城市文化既是城市景观物质形态的诱因,又决定着人们对城市这一客观对象的感知过程。而人类能动性的聚居空间实践则具有影响、强化、记录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从空间领域的角度看,在区域乃至全球领域的地理景观、文化景观的构成中,城市景观是“点”,是更广阔领域的景观的集中的、典型的表现形式;在建筑、社区的景观构成中,城市景观是“面”,是建筑与社区景观展示的舞台。因此城市景观的研究需要向上延伸,在更广阔的地域空间中寻求其生存发展的土壤;向下延伸,必须与建筑、社区景观相结合,形成多样统一的城市风貌。从文化内涵上看,城市景观需要在养育它的区域腹地中,寻找其文化的根源,城市景观是某一具体地域单元中文化形态的最高级的表现形式,而这一表现形式是由形态及文化语汇所共同谱写的人文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